2024年 9月 22日 作者 gong2022 0

#考研倒计时##决战考研#[微风]别以为lead…来自考研英语唐静…



??24中传人文社科(783+883)考研qq群:43286580624

?中传mjc(334+440)考研qq群:662678099

?全国其他院校广告学考研qq群:979398150?

?

|guide|

?

今天广院161师为大家带来超详细全面的?783主题写作 & 883人文社科基础?真题解析,给23考生一个参考的同时,也可以给之后考研的萌新们一个坐标。

?

我们再次强调,除了883的选择题,其他主观题型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大家作为参考即可;如果是书中的知识点,尽量按照书中原文去作答,只要表述准确、结构完整、论据充足、逻辑清晰、言之有理,都能够获得可观的分数。下面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今年的考题吧!

?

?

783 主题写作

?

一、主题写作(每题150分,共150分)

1、请仔细阅读材料,自拟题目完成一篇论说文。写作要件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写作具体要求:

(1)标题:不超过30 字。

(2)摘要:200 字左右。

(3)关键词:3-5 个。

(4)正文:2000-3000 字,至少应设置一级标题。

(5)对材料中的观点如果有不同的看法,请在文末单独段落列举说明(200字以内)。

材料大意(回忆版):文化作为一种被理解的符号,是生活的秩序;文化有渊源,有历史性;中国是文化共同体;以前的孩子主要是通过绘画、窗外风景、聊天讲话来了解文化,现在则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很多国际信息;文化分解、文化融合与国际传播有关内容。

?

?

题目解析

?

783主题写作本次真题大体上包含了三个维度的内容:第一个维度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大体上是文化作为一种符号,是生产关系的体现,也和政治紧密相关,是在历史中逐渐形成的。第二个维度是中国文化的具体样貌和描述,包括文化共同体的一些表征。第三个维度是如何进行文化的国际传播以及在国际传播中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

?

中华文化的特征、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传播一直是我们课程、资料以及练习中高度关注的话题,相信同学们应对起来会相对自如一些。

?

首先,考前必读的17篇论文里,广院161师阿光师哥在中华文化的特征、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传播这三个维度都提供了文章:

?

?

如果你想展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这方面阿光师哥准备的是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的名篇《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同学们完全可以结合张岱年先生的基本论述和自己对中华文化的表征理解,写出精彩的段落。

?

?

如果同学们更关心的是在文化交流中的态度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阿光师哥准备过一篇非常精彩的论文,是北大社会学人类研究所的麻国庆先生的《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

?

?

麻国庆先生在这篇文章里,深入剖析了全球化时代下不同的地域、国家的文化生产的特征和互相融合的过程,并以具体的旅游领域为例,讲解了文化的生产、消费和文化策略,及其产生的影响。这篇文章有些难度,但是如果同学们仔细阅读过,哪怕有一鳞半爪的收获,也足以成为自己考场写作的亮点。

?

如果同学们更关注的是中国对外传播体系的建设,这部分的相关材料是很多的。阿光师哥准备的是一篇社论,也是中国传媒大学白杨网的推荐文章《从战略高度加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

?

在一众素材中挑选这篇社论,一则是这篇得到了中国传媒大学白杨网的推荐,二是这篇社论视角覆盖比较全面,素材也比较新。同学们如果认真阅读的话,是可以直接应用到主题写作中的。

?

其次,我们广院161师的第一次模拟考题,确实是和这次真题类似,相信同学们答起卷子还是游刃有余的。以下我们回顾一下第一次模拟考的材料。

?

?

这篇材料节选自乐黛云先生的名篇《文化差异与误读》。文化的特征,中国文化的特性,对待其他文化的态度,对外传播的必要性以及对世界的意义,都涉及到了。

?

对于这次模拟考,161也安排了统一的讲解和一对一个性化批改,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同学们的习作。

?

材料讲解示意
?

对于一模,阿光师哥甚至自己写了一篇完整的范文供同学们参考:

?

?

如果有同学认真研究了这篇范文,其中大量的内容是可以直接改写到这次的主题写作中的。

?

第三,在中期阿光师哥提供的练习题库中,也有两道题直接关联到这次真题的内容。

?

一是练习题二,主题是民俗文化的当代挖掘和国际传播:

?

?

同学们自己的修改和阿光师哥的批注交流,全文共写了49个注释
?

二是练习题八,主题是当代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和对外传播:

?

?

?

?

这篇练习题阿光师哥也安排了专门的讲解。

?

?

最后,在161师冲刺阶段特别推出的《热点话题与写作语料素材》笔记中,也提供了大量相关材料供同学们参考阅读。

?

?

例——国际传播:

?

例——跨文化传播:

?

例——讲好中国故事:

?

对于广院161师的同学们而言,可以说针对中华文化的特征、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传播这些议题的练习是非常充分了。那就希望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

?

?

?

883 人文社科基础

?

??各科综评

?

文学史

本次考试总结来看,重点还是在“看书”二字。无论考官题目怎么出,最后还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参考书中含有的内容。但是这一次考试相较于去年考题明显提高难度的地方是,题目不光考核考生对于参考书内容的熟悉程度,更考核考生的理解能力,考查考生是否在阅读参考书后,真正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

从题目上来看,这次考核的内容以对文学史的宏观掌握为主,基本没有在细节上考核太多。如选择题第1题考核大家对于“文学”这个概念的理解,第3题考核大家对于小说发展脉络的掌握情况,第4题考核大家对于词体发展脉络的掌握情况,第5题考查大家对于明代文学现象产生背景的掌握情况;简答题第1题考核大家对于中唐文学现象的了解情况。这些题目都是从宏观的角度考查大家的文学知识。由此可见,学习前期的总体认知和框架梳理阶段以及后期的横向整合阶段都是万万不可轻易跳过的。至于选择题的第2题和简答题的第2题,其实实质上都是对于文学概念的理解,这也警示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概念或者词汇,一定要想办法弄清楚,不要囫囵吞枣。另外对于各文学作品、流派的风格特点也一定要区分清楚,不可以模糊了事。

?

从考核的范畴来看,今年的选择题分别是从引言(也可以算是先秦文学部分)、秦汉文学、隋唐文学、宋辽金文学和明代文学五个部分来出的,简答题则是隋唐文学和现代文学两个部分,这些其实都是我们平时练习与讲解的重点。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文学和元代文学的部分,一般以选择题的考查为主,隋唐文学、宋辽金文学、明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一般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居多,目前三年的考核中,还没有出现清代文学的部分,第四年很有可能会进行考核。根据以上线索,准备24考研的考生可以标注复习重点与方向。

?

文明史

今年的文明史题目占比延续了去年的“5+1”模式,即5道选择题加1道论述题。5道选择题中,2道是古代、中古史内容,3道是近现代史内容,论述题则同时包含了古代中古史和近现代史。在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平衡中,本次考试也延续了上一年侧重于考查世界史部分的做法。选择题难度适中,每一方面知识点,我们在课堂上和相关习题中均反复强化了。其中第9、第10道题的考查内容在教材的小标题中还可以找到,这提醒我们需要注意教材的脉络结构,对历史框架有整体把握。而纵观三年论述题的考题,都出自教材下册的近现代史内容。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全方位关注教材内容,提升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识记水平,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

哲学

哲学这次依然没有选择题,就考了两道简答题,这顺应了去年的出题趋势,即着眼于较大的问题,而非细节。在去年的真题解析中我们说过,这种考查方式实际上使得答题更加容易了,答题空间更大了,答题者总有话可说。

?

从题目主题来看,哲学两道题目分别考查了审美观和历史观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都是书里较为简单的内容,因其所涉及的问题都算不上抽象,且基本上都是大家日常会思考的问题。虽然没有直接考查本体论部分的内容,但这两道题显然都可以回溯到本体论的内容中,详后。

?

从题目考查方式来看,两道题目的设问方式分别是直接的和间接的。对于直接的问题,直接回答即可。对于间接的问题,需要审题后将考查的内容明确出来。但无论设问方式如何,两道题目所涉及的范围是非常明确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两题都算不上综合性很强的题目。

?

媒介社会

总体来看,本次媒介社会部分的题目还是比较基础,选择题和论述题都是基于参考书目本身的内容,延展的部分不多,更多地考查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整体的知识联系能力。

?

具体来讲,选择题部分整体考查的范围比较广,但知识点却更聚焦,选择的都是书中每一部分比较细小的点,要求大家要有从部分联系整体的能力,我们平时所采取的框架式记忆就能很好地派上用场,比如从“文化全球化”联系到“媒介全球化”、从“广告与新闻媒介的关系”联系到“经济对媒介的影响”,有了这种联系对选项的判断就更清晰;另外,选择题的选项更多的是对书上内容的总结和延伸,也有来自书里的原话,总体上还是紧紧贴合参考书,选项之间的难度与去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整体难度适中。

?

论述题部分考查的内容与我们之前预估的重点是重合的,答题主线、答题框架也是知识点本身的逻辑框架,内容上我们都比较熟悉,难点在于答的够不够全面、语言上的规范性。

?

综合这几年的真题来看,媒介社会部分的学习还是要以基础为主,继续框架式学习和记忆,重点要更多放在对每个知识点的深入理解上,不仅要记住,还能形成广泛联系。

?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

1、关于中国传统的“文”“文学”及“文学家”,不正确的是(b)

a. “文”在先秦时尚无确定的含义,可以指“文采错杂”“纹路”“文章”或“诗歌”。

b. 在先秦时代,“文”往往专指韵文,与不押韵的“笔”即接近现代意义的“散文”概念相对而言。

c. 所谓“文学”,在先秦时代的含义很宽泛,可以指文章搏学、儒家学说、文章经籍。

d. 所谓“文学家”,最早是由“文人”引申出来的。

?

题目解析

这道题是我们很熟悉的正误判断题,内容其实也是参考书中的原文,可以参见参考书引言《为什么要不断地书写文学史?》的第二点的第(一)分点。广院161师第一阶段辅导的带读指引课,我们就强调过,在正式开始阅读参考书目的主体内容之前,一定要先读前面的引言,对于文学、文学史等概念有一个了解。考前的第二次模考我们也专门以选择题的形式,又跟同学们强调了一遍先秦时期文学混沌未分的特点,强调先秦时期的文学形式不包含“士大夫诗文“,也就是韵文。

“文”在先秦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含义,或文采错杂、或纹路、或文章、或诗歌。直到南北朝时期,“文”才往往指韵文,与不押韵的“笔”相对而言。所谓“文学”,在先秦时代的含义也非常广泛,或文章博学、或儒家学说、或文章经籍。所谓“文学家”,最早是由“文人”引申出来的。“文人”原本指有文德的祖先,后来凡是知书能文的人,都可以称为文人。综合以上内容,题目中的a、c、d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b选项将南北朝时期对于“文”的看法张冠李戴到先秦时代了,说法错误,所以答案应该为b选项。

如果没有办法对于每个选项有确切的把握,这道题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完成。首先阅读题目的四个选项,很容易发现a和b选项的说法是相互矛盾的,也就是说,这两个中间必有一个错误选项,直接将答案缩小到a和b中间,另外只要了解先秦时期“文“与其他文体形式混沌一体这个特点,b选项也就自然能够选出来了。

?

考题定位

广院161师基础阶段带读指引课文学史部分:

?

广院161师第二次模拟考选择题1:

?

2、“劝百讽一”主要指的是文艺作品的审美成分压倒了道德主题。这一说法的批评对象主要是(b)。

a. 《史记》

b. 汉大赋

c. 白居易诗

d. 李煜词

?

题目解析

这道题是作品题,考查大家对于文学作品的掌握情况。考前的每周一题里,我们专门考过一次关于汉大赋的简答题,里面也对于“劝百讽一”这个概念进行了讨论,提问大家的看法。

参考书中p111专门对于“劝百讽一”进行了解释,指由于铺写的内容特别丰富而劝讽之语不过一语带过,后世诟病为“劝百讽一”。关于汉大赋的章节里也多次提到了“劝百讽一”这个词,分别出现在p111中对于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的讲解中,以及p112对于扬雄的《河东赋》等作品的讲解中,这些都是汉大赋的代表作。在阅读的过程中关注到这个内容的同学可以很轻易地选出b选项。

如果没有办法直接选出答案,我们可以根据题目中对于“劝百讽一”这个词的解释来选出答案。“劝百讽一”的意思是文学作品的审美成分压倒了道德主题,《史记》作为历史散文中的经典,力求对人物进行全面的描写与刻画,并没有明显地违反道德标准;白居易的诗作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为主张,自然不符合审美成分压倒道德主题的特点,他的诗作是以补察时政为目的的;李煜的词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主要描写宫廷生活和男女艳情,后期则充满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以“劝百讽一”来概括他的作品,难免显得以偏概全。因此,答案为b,汉大赋,汉大赋以歌颂帝业、山河为主,即使有劝谏的内容,也只是跟在文章的最后一语带过,符合审美成分压倒道德主题的特点。

?

考题定位

9.26-10.2”每周一题”:

?

3、开启虚构叙事的“自觉”时代,被鲁迅评为“有意为小说”的是(d)。

a. 《山海经》

b. 《搜神记》

c. 《世说新语》

d. 唐传奇

?

题目解析

这道题依然是一道作品题,考查大家对于小说发展的掌握情况。小说的发展历程我们以不同的形式都讲解过,包括强化班的讲解、每周一题的练习、冲刺班的梳理等等。《山海经》是我国小说的先驱,不可能是小说进入“自觉”时代的标志。《搜神记》和《世说新语》是南朝小说。参考书p176,第三编第三章第四节谈到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一段话:“文人制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意思是南朝小说记载的无论是神怪还是人物事迹,都是作家认为真实发生的,并没有可以虚构的意识,所以不符合“有意为小说”。而真正开始走上“有意为小说“的道路的是唐传奇,这个也可以参见参考书p16,引言中关于小说的内容,小说从唐传奇说起,符合鲁迅所说,唐人有意为小说。因此,答案为d选项。这道题只要熟悉小说的发展脉络,知道唐传奇是中国小说成熟的标志,便不难选出。

?

考题定位

强化班文学史部分 5-8课时:

?

冲刺班文学史部分 4-6课时:

?

8.29-9.4”每周一题”:

?

4、在词中大量运用典故,实现词体与诗学传统深度互文的做法始于(b)。

a. 柳永

b. 苏轼

c. 辛弃疾

d. 周邦彦

?

题目解析

这道题是作者题,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去年的一道选择题考核了与苏轼相关的内容,其中就包含这道题的题目,我们在课程中也进行了讲解。我们也多次对于苏轼“以诗为词“的贡献进行了强调。

参考书p316,第五编第三章第二节,苏轼“以诗为词“体现在将诗歌表现手法移入此种。比如在词中大量用典,始于苏轼。柳永对于词体的贡献是大量创作慢词,丰富了词的表现题材;辛弃疾对于词的贡献是”以文为词“;周邦彦对于词的贡献是注重词的结构安排、语言声律等的运用。综上所述,答案为b选项,苏轼。

?

考题定位

广院161师400题练习册文学史选择26题:

?

广院161师883笔记p68-69:

?

强化班文学史部分 9-12课时:

?

5、明代文学,尤其是晚明文学具有浓厚的商业气息,下列不正确的是(a)

a. 商业出版对于推动前代作家作品的经典化并无作用。

b. 商业出版推动了通俗文学的发展。

c. 文学生产一定程度上成了以盈利为宗旨的商业行为。

d. 商业环境改变了作家的生活方式。

?

题目解析

这道题为背景类的正误判断题,是我们一直强调的题型,所有的文学发展都离不开文学背景。无论是在笔记上,还是平时的练习上,我们对于明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都进行过强调与讲解。

大家可以参见参考书p421,第七编第一章第四节。明代文学,尤其是晚明文学,充满了浓厚的商业气息,文学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以盈利为宗旨的商业行为,很多文学现象只有从出版市场的角度才能给予更好的解释,例如前代作家作品的经典化、商业出版对通俗文学发展的影响,以及商业语境改变了作家的生活方式。因此,a选项的说法不正确,明代有复古思潮,加上商业环境促进了相关选本的刊行,所以对于前代作家作品的经典化是起到推动作用,而不是毫无作用。

?

考题定位

广院161师400题练习册文学史选择33、34题:

?

广院161师883笔记p92-93:

?

强化班文学史部分 13-16课时:

?

春季班文学史部分:

?

6、近年来风靡一时的“修昔底德陷阱”理论,是美国学者格雷厄姆·艾利森基于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一部历史著作提出的,这部著作是(b)

a. 《历史》

b.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c. 《希腊史》

d. 《万人军远征战记》

?

题目解析

本题考查古希腊文化成就的内容。“修昔底德陷阱”是修昔底德的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所体现的,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后者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于是战争变得不可避免。a选项《历史》是希罗多德的以希波战争为主轴的历史著作,c选项《希腊史》是色诺芬有意为修昔底德续作的历史著作,d选项《万人军远征战记》则是色诺芬的另一部著作。

?

考题定位

冲刺班文明史部分——古希腊重要考点梳理——古希腊的文史:

?

广院161师883笔记文明史部分——古代希腊文明——古典时代的希腊

?

7、丝绸之路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文明交流通道。一般认为,丝绸之路正式开辟的标志是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派出副使访问当时的大国。具体是以下哪个?(b)

a.波斯帝国

b. 安息帝国

c. 萨珊帝国

d. 罗马帝国

?

题目解析

本题考查中外文明交往的内容。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来到乌孙、大宛等国,副使还赴安息拜见安息国王。据说安息国王非常重视他们的来访,后又派遣使节回访汉朝。此后双方使节往来不绝,商旅交易日见通畅,中国对中亚、西亚的了解也达到了一个新阶段。丝绸之路既促进了安息的城市商业、对外贸易的发展,也把安息和西亚的特产如葡萄、苜蓿、阿月浑子、扁桃、甜菜、茴香等传入了我国。此事在《世界文明史》“波斯帝国的崛起与古代文明的交流”一节中有叙述。

?

考题定位

强化班文明史部分——高级文明阶段的文化交流:

?

冲刺班文明史部分——中古以来世界文明史重要理论问题探究——中古中华文明:

?

广院161师883笔记文明史部分——古代西亚文明——波斯帝国的崛起与古代文明的交流

?

8、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有一位对中国文化和政治推崇备至,他于1767年写就了《中国专制制度》一书,对中国文明大加赞扬,并因此为自己赢得了“欧洲孔夫子”的雅号。这位思想家是(d)。

a. 伏尔泰

b. 孟德斯鸠

c. 卢梭

d. 魁奈

?

题目解析

本题考查欧洲启蒙运动内容。伏尔泰因为看到中国儒家文化推行宗教宽容所体现出的“自由”精神而推崇中国的儒学文化。d选项的魁奈因从中国儒家文化中发现重农学派所珍视的“平等”价值而成为“欧洲孔子。”b选项的孟德斯鸠和c选项的卢梭与中国文化交集不深。

?

考题定位

冲刺班文明史部分——近现代世界文明史重要理论问题探究——近代西欧基督教文明:

?

8.8-8.14”每周一题”:

?

广院161师883笔记文明史部分——现代民主政治的兴起——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的开始

?

9、俄罗斯文明具有鲜明的特征。下列描述不属于俄罗斯文明特征的是(a)

a. 天主教的政治作用突出

b. 沙皇专制长期延续

c. 社会惰性与社会变革并存

d. 具有强烈的扩张倾向

?

题目解析

本题考查俄罗斯文明的内容。俄罗斯文明的特征包括东正教政治作用突出、沙皇专制长期延续、社会惰性与社会变革并存、具有强烈扩张倾向等,b、c、d项均正确。a选项则将在俄罗斯文明起主导作用的“东正教”误为在中世纪西欧起主导作用的“天主教”,错误。

?

考题定位

强化班文明史部分——俄罗斯文明的特征:

?

冲刺班文明部分——近现代世界文明史重要理论问题探究——俄罗斯文明:

?

10.3-10.9”每周一题”:

?

广院161师883笔记文明史部分——俄罗斯文明的主要特征

?

10、在获得独立之后,非洲各国纷纷开始探索自身的现代化之路,以下不属于非洲现代化道路选择的是(d)

a. 资本主义

b. 非资本主义

c. 村社社会主义

d. 民主社会主义

?

题目解析

本题考查20世纪非洲发展的历程。非洲文明有三种发展模式:资本主义、“非资本主义—以社会主义为发展方向”、村社社会主义,a、b、c选项正确。d选项民主社会主义在非洲影响很小,在此不考虑在内。

?

考题定位

强化班文学史部分——非洲的现代化:

?

广院161师400题练习册文明史选择题45题:

?

第三次模拟考场选择题第8题:

?

广院161师微信公号推文《当代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历程综述》:

?

广院161师883笔记文明史部分——非洲争取文明复兴的努力——非洲文明发展的不同模式

?

11、以下关于“文化全球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媒介形象穿越国界在世界流通,文化越来越全球化。

b. 文化全球化在消灭地方文化。

c. 地方文化对文化全球化的抵抗是文化多元化的体现。

d. 文全球化意味着“我者”与“他者”的身份混杂趋势在增强。

?

题目解析

这道题的核心在于明确“文化全球化”的内容定义,才能做出准确判断。根据书上的内容,“文化全球化”是指世界上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合并,作为文化产品的传播内容可在全球范围内获得(p397),以这一概念作为判断标准:

选项a,大众媒介的全球化使得媒介形象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形成全球认可的某种文化,表述正确。

选项b,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确实存在对地方文化的威胁比如“文化帝国主义”等,但“消灭”一词过于绝对,忽略了文化全球化过程中的兼容并包,因此说法错误。

选项c,地方文化之所以会对文化全球化进行抵抗,原因就在于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地方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之间存在不同,这一抵抗的过程就体现了文化多元化,表述正确。

选项d,“我者”与“他者”的身份混杂趋势即“地方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交流,文化全球化使得融合交流的趋势增强,表述正确。

?

考题定位

强化班媒介社会部分(课件p172-全球化-跨越文化的界限):

?

12、以下关于“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的提法不运用于当下的互联网时代

b. “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运动缘起于信息生产与分配严重不平衡。

c. “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运动是必要的。

d. “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旨在矫正信息分配机制和结果。

?

题目解析

这道题仍是考查媒介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通过“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来考查媒介全球化过程中信息流动的不平等问题。

做这道题的核心是要知道“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的背景和内容,20世纪70年代,有鉴于世界新闻与信息流动的不平等和不均衡状况,“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 nwico) 被提出来,并迅速成为全球传播改革的核心运动,运动的参与者有第二、三世界国家政府、西方批判学者、各领域和层次的媒介与非政府组织等。

根据以上内容即可判断选项b、d分别阐述了“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运动出现的原因和目的,为说法正确选项。

选项a,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的根本原因是世界信息传播流动的不平衡,互联网时代,尽管许多发展中国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西方国家继续保持对国际信息流动的控制,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建造及维持能抵达其人民尤其是农村人民的有效媒介基础设施方面都面临巨大困难,媒介全球化并没有使得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平等地使用媒介、接收媒介信息,因此“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的提法依然是适用的,选项a错误。

选项c,缺少“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的存在,西方媒介常常会继续占统治地位,产生马太效应导致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因此这项活动是必要的,说法正确。

?

考题定位

关于“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强化班媒介社会部分(课件p179):

?

关于媒介全球化过程中的信息不平等——第三次模拟考场选择题13题:

?

广院161师400题练习册媒介社会部分选择49题:

?

13、在媒介组织与从业人员的关系中,以下描述不准确的是(d)

a. 媒介组织的规范性要求影响从业人员的内容生产。

b. 媒介组织的内容生产惯例约束着从业人员的内容想象。

c. 从业人员可以通过打破惯例试图改变媒介组织的生产规则。

d. 媒介组织的要求对从业人员而言是一种压迫性约束因素。

?

题目解析

这道题考查媒介组织与从业人员之间的能动关系,即我们一直所强调的结构性限制与能动性发挥-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很明显选项d的描述只强调了媒介组织的限制而忽视了媒介从业人员的能动性,限制≠压迫,媒介组织的要求包含基本的内容产出标准、基本规范等,这并不是压迫性的,该选项说法过于绝对,为不准确选项。

选项a、b皆为媒介组织对从业人员影响的正确表述,无夸张、绝对性说法。

选项c则是媒介从业人员能动性发挥的具体描述,“试图改变”,说法委婉,为正确选项。

?

考题定位

强化班媒介社会部分(课件p65-67):

?

广院161师400题练习册媒介社会部分选择18、21题:

?

14、以下关于媒介技术与社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媒介技术的发展是社会建构的结果。

b. 媒介技术不能用社会建构加以解释。

c. 媒介技术是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结果。

d. 媒介技术具有束缚人类行为的作用。

?

题目解析

这道题考查媒介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点在于理解媒介技术的本质和影响其发展的社会力量。

选项a,社会力量是媒介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媒介技术的发展就是社会建构的结果,选项正确。

选项b和选项a所表达的意思相反,媒介技术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力量,自然可以用社会建构加以解释,因此选项b为错误选项。

选项c,媒介技术是科学技术的一种,或者说媒介技术是从科学技术发展而来的;“媒介技术是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结果”和选项a“媒介技术的发展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并不冲突,选项c强调媒介技术本质,选项a强调媒介技术发展的社会力量。

选项d,媒介技术的本质限制了媒介的使用方式,在这一范围内,人类必须合作,因此,媒介技术具有束缚人类行为的作用,表述正确。

?

考题定位

第二次模拟考场选择10题::

?

15、关于广告与新闻媒介的关系,以下说法不准确的是(c)

a. 广告以一种总体来说可以预测的方式影响新闻,而不是直接决定新闻内容。

b. 广告并不能直接决定新闻内容,但是新闻也并不能完全独立于广告之外。

c. 新科技和市场定位在改变媒介的大众定位,也在改变广告的媒介投放定位。

d. 新媒介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广告主的重要影响。

?

题目解析

本题考查广告与新闻媒介的关系,做好知识定位便可知道这道题实际上也在考查经济力量对新闻媒介的影响,在选择的过程中可以将广告替换成经济力量去思考:

选项a,广告商是新闻媒介的主要收入来源,广告提供了动机和限制,因此对新闻媒介的影响是可预测的,但也只是间接影响而不是直接影响,该选项也是书中原话(p85),表述正确。

选项b和选项a之间有联系,表明了广告和新闻媒介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该选项也是书中原话(p87),表述正确。

选项c,“新科技和市场定位在改变媒介的大众定位”这句话表述不准确,书中原文为“新技术和客户市场定位或许改变了媒介的大众定位”,也就是说,新科技和市场对媒介的“大众”定位是有影响,比如细分市场出现“窄播”趋势,但总体上媒介仍然是“大众媒介”;另外广告的媒介投放定位实际上没有改变,广告商还是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媒介投放策略,也只是支持某一种媒介多样化,因此该选项表达不准确,为错误选项。

选项d,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广告客户的经济支持(p88),广告主就是广告客户,实际上就是经济力量对新媒介技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表述准确。

?

考题定位

广院161师400题练习册媒介社会部分选择13题:

?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要陈述中唐时期各体文学的发展状况。

?

题目解析

这道题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框架梳理,如果前期框架梳理得好的同学,完成这道题应该是信手拈来的。唐代文学就是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这里只要将中唐文学部分的各个词条内容连接起来便可形成答案。总而言之,还是课本上的内容,可以参见参考书第四编第四章。

唐代文学也一直是我们平时讲解和练习的重点,从春季班的词条梳理、强化班的讲解与练习,加上冲刺阶段的题目,还有题库里的练习题等等,我们都对唐代文学的重点进行了分析与复习。

中唐时期的文体主要包含诗、文、小说三个方面。诗歌分为大历诗风、韩孟诗派、元白诗派三类,文主要是古文运动影响下的文体变革,小说则是唐传奇。虽然我们没有专门以中唐时期文学作品为题进行过练习,但是这三个文体我们都分别练习过。

确定题目范围之后,对每个文体在中唐时期的主要特点进行说明,再加上具体实例佐证,最后注意总分总的答案结构即可。

?

考题定位

广院161师883笔记p51-56

?

春季班文学史部分:

?

强化班文学史部分 5-8课时:

?

广院161师400题练习册文学史部分简答5-9题:

?

参考答案

中唐时期的文体发展主要体现在诗歌、文章和小说三个方面。

第一,诗歌方面,在创作风格上出现了不同变化。

安史之乱之后,士人们历经战乱,失去了盛唐昂扬乐观的精神面貌,诗歌以幽闲的情味、宁静的意趣为主,被称为“大历诗风”。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大历十才子”、韦应物、刘长卿等。

直到唐宪宗时期,社会政局相对稳定,唐王朝出现短暂的中兴局面,一大批士人积极要求改革,提倡儒学复兴,表达了强烈的现实关怀,对语言、体裁、表现方式进行了多方面的开拓。他们以杜甫为宗,学习杜甫诗歌的不同方面,形成不同的诗歌流派,其中最出名的要数韩孟诗派以及元白诗派。韩孟诗派学习杜甫对于字句的推敲,注重奇词僻句的使用,对后世的苦吟派造成了很大影响。元白诗派继承了杜甫对于现实主义的诗歌特点,追求通俗坦易,希望诗歌能有补察时政的功能。

第二,文章方面,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一大批作家,为挽救唐王朝的颓势,大力提倡古文,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文体革新运动——“古文运动”,主张以三代两汉奇句单行的散文代替流行于唐代社会的骈俪之文。他们“文以载道”、“气盛言宜”“惟陈言之务去”等理论影响了中唐时期的文章创作,虽然在晚唐时期骈文复兴,但是宋初诗文革新运动对韩柳的这些主张都进行了继承,对后世文章学领域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第三,小说方面,中唐时期唐传奇达到了繁荣阶段,它与此前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志怪小说不同,是“作意好奇”“幻设为文”的产物,通过想象虚构、编织故事情节等方式,从事比较自觉的创作,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达到了一个新境界。中唐时期的唐传奇大多数以才子佳人的悲剧爱情为主题,如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小玉传》等等,也有其他题材,对于后世的小说创作甚至是戏曲创作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总体来说,中唐时期虽不如初盛唐时期繁荣昌盛,但是文人依然通过自己的努力营造出了良好的文学创作氛围,主要在诗歌、文章和小说三个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当然,在词的创作方面,中唐时期的部分词作,如白居易的《江南好》等,也为晚唐五代词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2、结合“解放区文学”简述“民族形式”的创作体现。

?

题目解析

这道题其实就是理念解释题,我们之前在冲刺班讲解的时候,专门给大家梳理了需要重点复习的理念词条,其中就包括解放区文学里的“民族形式”。

要想将这道题回答完整,首先需要对“民族形式”这个概念进行解释,然后结合解放区文学中的相关作品进行解析即可。答案都可参见参考书p600,第九编第五章第二节。民族形式是指“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也就是说,文学作品要以百姓所熟悉的形式出现,从而达到它所需要的宣传效果。解放区文学在诗歌创作、戏剧创作、小说创作等方面都体现了“民族形式”的理念。同学们能够从这三个角度展开回答,并注意总分总的回答模式,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

考题定位

广院161师400题练习册文学史部分名词解释30题:

?

广院161师883笔记p137:

?

冲刺班文学史部分 4-6课时:

?

参考答案

“民族形式”是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文学创作原则,基于“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理论,认为结合民族特色进行文学创作是革命文学发展的重要方向。解放区文学将“民族形式”与工农兵相结合,促使作家深入社会、体验生活,最大限度地采用民间艺术形式及其相关的地方性资源,开创了新的文艺道路。其中,解放区的诗歌创作、戏剧创作和小说创作都有相应的体现。

诗歌方面,解放区文学出现了一批长篇叙事诗,注重对边区民间曲艺资源的汲取。在这些作品中,诗人大量使用边区地方的方言土语,并将新的时代精神灌注其中,使其具有健康、明朗的风格情调。诗歌的叙事结构单纯明晰,把阶级斗争的主题通过活泼的民间故事叙述出来,产生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接受效果。其中李季的作品《王贵与李香香》就是最著名的代表作,通过一对农村青年男女自由结合的故事,展现了解放区根据地中复杂的斗争过程,由于诗歌采用了“信天游”的形式,极富感染力,也充满了乡土气息。

戏剧方面,艺术家将戏剧与改革过的评剧和秦腔相结合,使得西洋式话剧开始在解放区消歇,取而代之的是如《逼上梁山》为代表的评剧、以《血泪仇》为代表的秦腔,以及最具典范意义的以《白毛女》为代表的“新秧歌剧”。这些作品都注重把“斗争”的主题植入传统的戏曲形式重,取得了极好的演出效果。

小说方面,解放区出现了抗日英雄小说,以游击战争为素材,大量采用传统武侠小说的叙事方式,塑造出充满草莽精神而又智勇双全的抗日英雄形象,洋溢着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如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对鼓舞士气、动员群众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总体来说,在“民族形式”政策的指导下,“阶级”与“民族”的内在关系得到了整合,解放区文学也开始展现出了新面貌。

?

3、从根本上讲,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特性。试简要陈述个人的独特性如何可能为他人所理解。

?

题目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导论》第十七章的内容,题干出自该章第一节第一小节的标题(参见《哲学导论》第192页),从属于“审美观”部分,实质上涉及的是语言问题。

我们说审美一般而言涉及对艺术品和美感的分析,但在张世英的书中,关于语言的一系列说法被归属于审美观部分,大概是因为张世英受海德格尔影响,将作诗看作是一种本源的活动,于是将语言,尤其是诗性语言纳入到自己最为看重的审美观部分。因此,本题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含混:从章节安排上属于审美观,但主要不是对艺术品和美感的分析,而是对语言功用的确认——而这里说的语言,又是诗性语言,故再度落回到审美领域之中。总体而言,答题自然应当紧扣诗性语言的作用,不过也不用过于强调艺术和美的一面,而是应当强调诗性语言的本体论根据,即万物一体/万有相通的在世结构。回溯到诗性语言的本体论根据,这显然是题干中“从根本上讲”这个并非可有可无的修饰语要提示的意思。

?

考题定位

《哲学导论》参考书p192-194

?

强化班哲学部分(讲义p173-174):

?

参考答案(与思路)

题干中隐含了两对概念:自我(“每个人”)与他者、独特性与普遍性。如果在审题时将前一对概念认作题目,就可能将本题理解为对伦理关系的考查,即自我与他人如何相处的问题,从而不恰当地将考查的内容定位到伦理观部分。这种理解虽然最后也会导向对自我与他人在万有相通的世界中彼此沟通的回答,但错失了本题要考查的问题,即独特与普遍这对概念,因为自我与他人之关系总的说来是一种个别、特殊的关系。因此,我们要紧扣独特性与普遍性这对概念作答,也只有从这对概念入手,才较容易叙述语言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因为不同理解下的语言,一者指向的就是普遍概念(科学语言),另一者指向的是个体生存(诗性语言)。在前面的情况下,个人的独特性被科学语言消解,传达给他人的唯有普遍概念,而只有在后面的情况下,个人的独特性才能为他人所理解。

依此思路,我们的回答大概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从题干内容出发,明确考点。其次,在明确出“语言”这个话题后,我们需要描述对语言的不同理解。在《哲学导论》中,不同的理解主要是指对语言的科学理解和诗性理解。因此接下来就是对这两种理解下的语言做一描述。最后,我们要回答这两种语言的根本何在,也就是题干中所言“从根本上看”,凭什么诗性语言能够把独特性传达给他人。这需要我们回溯到本体论部分的在世结构。由此,我们可以如此作答:

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这是因为每个人在万有相通的世界中占据不同的位置。而恰恰因为每个独特的个体都置身于同一个相通的世界中,每个独特的个体于是有可能将自己的独特性传达给他人。这种传达之可能性的根据在于语言。

并不是所有的语言都能传达个体的独特性,因为对语言的使用并非都以传达独特性为目的。在许多情况下,语言的使用是以普遍性为指向的。这种用法以科学语言为代表。科学研究要求获得有关事物‘是什么’的普遍必然的知识,其操作方式是不断抽象化的思维活动,通过纵向的超越和提炼,最终获得普遍、同一、抽象的必然结论。科学语言就被用于传达此类普遍的知识,这些知识要求能够得到重复和确证。以此为目的的语言所能表达的内容都是普遍、抽象、可重复的,是对特殊性和独特性的消除。为了传达独特性,必须以有别于科学的方式使用语言,这就是从事艺术活动时使用的诗性语言。诗性语言并不以表达普遍者为目的,而是注重呈现出不在场的个别者,或将我们从在场的事物引入不在场的世界之中。因此诗性语言的使用关心的是‘如何’呈现出独特的个别者,而非关心普遍者。要将个体的独特性传达给他人,就需要使用以呈现个体性和独特性为目的的诗性语言。

诗性语言之所以有此传达独特性的功用,是因为从根本上说,诸个独特的个体生活于共通的世界中。万有相通的世界保证了个体之间理解的可能性。而唯有以天人合一的在世结构,而非以主客二分的在世结构来看,我们才能恰当地对待万有相通的世界现象。

?

4、简述传统的主要特征。

?

题目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导论》第二十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本题考查的内容可以说是非常简单,定位也非常明确。书中对应部分列举了传统的几项特征。这几项特征并非完备,也不能穷尽传统的一切特征,连张世英也承认这一点。因此,回答的中心与其说放在一个不漏地列举这几项并非系统性的特征,不如放在解说能够举出的特征。

?

考题定位

《哲学导论》参考书p289-292

?

强化班哲学部分(讲义p213-215):

?

广院161师400题练习册哲学部分选择30题:

?

参考答案(与思路)

在《哲学导论》中,张世英列举了传统的如下几个特征:过去性、社会性、正当性、权威性,以及惰性、滞后性等等。我们可以把这些特征分为两部分,“以及”之前的几项是张世英加以解说的,“等等”的几项张世英虽然没有解说,但我们可以联系历史观部分后面的内容,如中心与边缘的关系,来加以解说。无论如何,在解说时至少得满足一项要求,就是逻辑的一贯性。张世英列举的这几项特征均是前后相继,一环扣一环的。

在作答时,我们可以将回答划分为两个或三个部分:首先,根据教材内容对传统做一个大致的界定;其次,列举并解说传统的诸项特征;最后,若篇幅和时间有余,可以结合历史观其他部分和本体论部分进行拓展和拔高,这部分内容是开放性的,可自行发挥,我们眼下提供的参考答案就不包含这部分内容了。

传统是由原本和对原本的解释构成的整体,包括人们最初进行的活动和文字记录,以及后来对这些活动与文字的解释。原本与对原本的解释所构成的整体,即构成某一民族或团体之传统。

从传统的基本内涵看,其第一个特征即是过去性。传统总是已经发生过了的、已经被解释过了的东西,而非尚未到来的东西。对于个人来说,传统总是作为文化和意义的世界通过教化而被传承下来,个人只能接受传统,无法改变过去发生的事情和作出的解释。

由于传统并非属于个人活动的产物,而归属于众人,甚至已经过去了的无数代众人,因此传统具有社会性。这种特性使得传统对归属于某一区域或民族的个人来说具有规范性和凝聚力。

具有规范性的东西决定了接受此一规范的人们应当如何行事,决定了何者为正确,何者为错误,因此,传统具有正当性。对于在传统中接受教育进而接受传统的人而言,传统具有无可质疑的约束力和有效性,这种效力甚至无需证明就能被接受下来。

被不言自明地接受下来,且无可怀疑的传统因而变成了权威的来源,处于传统之中的人们对之加以膜拜,却无需任何理由。因此传统还具有权威性。具有权威性的传统自然而然成为了人们信仰的对象,变成了一切价值的来源。这些价值如果没有与人们的生活产生过多的张力,就将保持稳定;若不再适应人们的实际生活,就会被人们打破,加以重新解释,成为被修改过的、新的传统,再度被延续下去。

?

?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谈谈你对传统东亚文明的特征及其现代化转型特点的认识。

?

题目解析

本题考查东亚传统文明的演变,答题方向延续上一年的特色,就是将其置于文明史发展的历程中进行分析考查。这道题要求答两方面的内容,对于“传统东亚文明特征”这一问题,对应的是“传统东亚文明及其特点”这一知识点,将课本(笔记)整理的五点内容写出即可。对于“现代化转型特点”这一问题,对应的则是“有没有一种东亚发展模式”这一知识点,重点突出国家的作用和传统的作用这两点。相对于第一问,在作答时第二问可能不太容易对应到相应的知识点。最后的总结可以借用“东亚文明复兴的意义”一节中的陈述。

?

考题定位

广院161师883笔记文明史部分——东亚文明的演变

?

强化班文明史部分——东亚文明的演变:

?

参考答案

经过二战以后半个世纪的发展,东亚已经成长为世界最有活力的三大经济区域之一,与欧洲、北美鼎足而立。在传统东亚文明及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出许多共同特点:

一、对传统东亚文明特征的认识

以华夏文明为标志的传统东亚文明,无论在思想文化、科学技术还是政治制度、贸易、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曾经在人类发展史上居于 地位,给世界以巨大影响。

①古代东亚对人类文明有独特的贡献。中华文明具有相别于其他文明的世俗性,有完备的“心性之学”而无系统的神学,“士”而非宗教僧侣成为文化负载者。

②内陆型的农业经济与社会。东亚形成了高度发达、历史悠久且持续无间断的农业文明,海上活动只限于边缘地区,形成“重本轻末”“耕读传家”的心理定式。

③涵盖范围广大。儒家文化泽被到达朝鲜半岛、日本、安南、占城,中国成为学习和效仿的对象,“中华”成为华夏文明影响范围内共有的观念,儒家思想甚至被认为是“亚洲价值观”的核心。

④不断的民族混合和人口移动。“华夏族”与各民族长期融合、共同生活,历史上大批华人移居南洋,在东南亚传播华夏文明;与朝鲜半岛和日本之间有重要的人口交流。

⑤形成“朝贡贸易体系”和“亚洲区域经贸圈”。朝贡方接受中国皇帝的册封,定期向皇帝朝贡,各藩属国之间也有次一级的朝贡关系。其核心是“华夷秩序”,以和平交往为主流,同时也是以中华为中心的不平等体系。

二、对东亚现代化转型的认识

东亚国家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出许多共同特点,由此构成“东亚发展模式”。其特点主要有:

①“国家”在发展中的作用突出。一方面是受东亚独特的强势国家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其发展晚,因落后而急于赶超,为赶超而充分发挥国家组织领导和直接参与经济发展与工业化的作用。

②重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儒家文化的“推陈出新”,当代儒家思想和“新儒学”兴起,儒家传统思想转换为当今东亚国家导向的发展主义、家族资本主义发展、大力开发人力资源、高速发展现代教育、平等合作共同发展以及推崇集体主义和“公平增长”等特征。

随着东亚的复兴,具有深刻内涵与高度多样性、包容性的东亚文明,必将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对人类的美好前景做出重要贡献。

?

2、请论述积极的受众与媒介信息的意义建构之间的关系。

?

题目解析

这道题同学们看到应该都不陌生,积极的受众与媒介信息意义建构本就是我们常强调的考点,400题练习册的简答题中几乎出过原题“请简述受众的能动性及结构限制与媒介文本多元意义解读之间的关系”,三模的简答题“请简述受众能够对媒介文本进行多元意义解读的原因及限制”也是换汤不换药,答的还是受众与媒介信息意义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最后的“每周一题”论述题“试论述‘积极的受众’这一概念在新媒体环境下有何变化”的答案都是和这道题目相关的,这道论述题对于大家应该问题都不是特别大。

回到题目本身,这道题目考的还是非常基础,主要考查我们知识的记忆程度和问题回答的全面程度。问“积极的受众与媒介信息的意义建构之间的关系”,那我们的思考就要涉及到两个大的方面:受众在建构意义时的能动性发挥以及受到的结构性限制,这也就构成了我们的答题主线——把能动性和限制两大块内容说明白,在此基础上,题目中涉及到的概念要解释清楚,受众如何去建构媒介意义也要有所体现。

?

考题定位

广院161师400题练习册媒介社会部分选择41题、名词解释20题、简答16题:

第三次模拟考场简答4题:

广院161师400题练习册媒介社会部分简答17题:

?

参考答案

?

积极的受众是指人们在使用媒介时具有智慧和自主权,在接触媒介时,人们并不至于那么愚蠢和容易被欺骗,他们不会完全相信媒介试图要让他们相信的事,因此媒介不能以任何方式直接告诉人们想什么和怎样做。积极的受众改变了媒介文本只有一种意义的看法,受众作为媒介的积极阐释者能够解读出媒介信息的多元意义,但同时也受到结构和阐释性限制。总体来说,积极的受众与媒介信息的意义建构之间保持着相互影响的张力关系。

1、积极的受众能够建构媒介信息的多元意义

受众的能动性和媒介文本的开放性使得积极的受众可以进行多元意义的解读。

(1)受众的能动性及多元的身份

首先,受众是媒介信息的积极阐释者,在进行意义解读时具有智慧和自主权。媒介制作者制作出复杂的媒介文本,通常表达比较明确的媒介内含,但这种内含并不是被动地直接输入到受众的思想中,而是由受众来阐释信息,赋予各个组成部分以不同的含义。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遵循的理解框架不同,受众可能建构出与媒介制作者一致的优先意义,也可能发展出一种“协商意义”,或者利用文本外的知识建构出一个“对抗”意义。

其次,不同的受众具有不同的背景、社会关系网和经历,在面对媒介信息时才采用的阐释策略不同,所有的受众从对于相同的媒介文本能够生成多种阐释。

(2)媒介文本具有一定程度的多义性

媒介文本的结构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以使阅读维度多样化。一般情况下,媒介文本的主要部分会构成一种相对统一的阐释,并以此作为主流阐释,但很多次要部分却包含着模糊性,可以进行与主流解释不同的、多种多样的阐释。

媒介内容是多义的,媒介包含着可以生产多种理解的原始素材,尽管媒介内容不鼓励多种理解,但受众能够很容易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建构媒介文本的意义。

2、结构和阐释性限制影响受众的意义建构

媒介信息的多元意义的解读并不是无限发展的,受众的多元意义解读也会受到限制。

(1)社会关系、社会地位影响受众的意义建构

受众的年龄、职业、家庭状况、教育背景等塑造了不同的日常生活以及媒介经历,媒介信息并不是一个随机的大杂烩,而是围绕受众熟悉的形象和受众的日常经历等主题所形成以吸引受众的,因此,受众选择的媒介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自已以往的理解相关联的。

同时,社会关系、社会地位等决定了我们和什么人一起讨论媒介、对什么感兴趣以及我们对待大众媒介时使用何种阐释框架,影响到我们如何去阐释媒介,我们对媒介信息的意义解读一般不会超出自身所处的社会关系与社会地位的限制。

(2)媒介信息的主要意义建构具有统一性

媒介文本既没有唯一的意义,也没有无限的意义供受众理解。虽然我们能够从媒介文本中建构出多元意义,但多数情况下,其中一种阐释可能是最普遍的,并与潜在的文化价值观相吻合,即媒介本身倾向的阐释与受众普遍理解的阐释相一致,这种媒介信息主要意义建构的统一性也会限制受众的多元理解。

综上,积极的受众与媒介信息的意义建构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我们既要认识到积极的受众在阐释媒介信息时的能动性,也要看到相关的结构和阐释性限制,正确认识而者之间的关系。

?

【注】以上题目为广院161师学员内部回忆版本,解析出自广院161师教研团队,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对于题目有补充修改,也请及时与我们沟通联系。

? 如果还有任何问题? ? 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 end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