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9月 23日 作者 gong2022 0

1300名研究生被清退别等考上研才知道研究生毕业有多难_学历(研究生突破300万)



在迎接即将到来今年的考研之前,我们来聊聊今年备受关注的「研究生被清退」的话题。

最近,人民网报道沈阳农业大学清退了236名硕士以及博士研究生,清退原因大都是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未完成学业。

人民网报道

无独有偶,通过一番信息搜集,我们还发现了今年其实有更多的高校采取了类似的清退行动:

10月, 东北大学宣布拟清退 52 名超最长学习年限博士生,其中一人已读博 18 年;

6月, 四川大学一次性清退 200 多名研究生, 上海师范大学对 125 名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

5月,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拟清退 85 名硕士研究生,清退原因包括“超过最长学习年限”、“未报到入读”、“申请退学”;

4月, 吉林大学对超期研究生进行学籍清理, 上海交通大学一次性清退了 21 名研究生。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有30多所国内高校共计清退了超过1300多名硕士和博士,清退原因也大都与“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相关,其中甚至不乏东北大学一名“读博18年”的博士研究生。

研究生被清退

并不影响今年的“考研热”

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仍有422万人报名参加考研,相比 2020 年的341万人报名数据,涨幅达到了23.8%,再次刷新了历史纪录。

另一方面,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随着“考研热”越来越庞大。在十年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还不足55万,到如今却将突破300万大关。

考研报名录取情况(2011-2020年)

不少媒体和机构都在第一时间报道了教育部扩招的“喜讯”,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这能够让考研这条“独木桥”不再那么拥挤。

对正在准备考研的人来说,或许是值得庆幸的,但是对于正在读研或已经毕业找工作的研究生来说,可能就没那么值得庆幸了。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有60%以上的人群,认为研究生的学历在逐年贬值。

来自中国教育在线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读研再加上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带来的是研究生学历的“通货膨胀”。

除了学位证越来越“烂大街”之外, 很多同学还从找工作能拿到的薪水中感受到了学历的贬值。

害怕学历缩水的研究生普遍有一种要赶超本科生的紧迫感,认为自己多花了两三年时间拿到了研究生学历,就应该比本科生拿更多的工资。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有过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月均收入要高于刚毕业的研究生。

根据《2018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本科毕业直接找工作的同学月收入为7057元,而读研后再找工作的同学月收入为7004元。

图源网易数读

《就业vs升学,三年后谁挣得多》

除了某些特定要求研究生学历的行业和岗位,很多读完研的同学,在找工作时都抱怨自己与本科生的差距并不大,甚至有时拥有工作经验的本科生要比自己更有优势。

读研究生不能只为了学历

看到这里或许很多人都迷茫了:那我还有必要去花三年时间读研吗?其实很多人都不明白读研究生对自己到底意味

着什么。

之所以选择读研,有的人是为了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也有的人是为了学历能够更好地找工作,还更多的是追随大流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但是薪水的高低,真的能够衡量研究生学历是否缩水吗?恐怕并不是这样,因为对于企业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以最低的薪水招到最合适的员工。

当读完研究生的你,和另一个能力经验大致相同的本科生竞选同一岗位时,很少会有雇主会为你的研究生学历带来的薪水溢价“买单”。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学历无疑成为了你找工作时的“累赘”。

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

此外,站在社会的角度来说,研究生扩招需要培养的是更多的高层次人才,从而更好地 助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

很多“别人读研,我也读研”的人,或许并不明白读研的意义,也不了解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到底需要怎样的能力和素质。

所以,当有些人遇到了中期考核、毕业论文等比本科更加严格的评价体系之后,才发现与当初只想混个学历的自己,产生了预期上的差距。

这和当年“高考完了就好了”一样,很多人又掉进了“考上了就好了”的陷阱。

图片来源于网络

研究生被清退

在未来会成为一种常态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读研,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注意到,部分学生的研究能力、专业素养并不适合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达不到预期的考核标准。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虽然今年1300多名被清退的研究生和在校研究生数量相比只是冰山一角,但也传达出了研究生学习将从“严进宽出”转变为“严进严出”的信号。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李锋亮也认为:高校清退不合格的研究生,在未来也会成一种常态,读研的同学都面临更加严格的淘汰率。

比如,今年以四川大学为首的多所高校,就设立了让读研人看了都想逃的“中期考核”。所谓的中期考核,也被称为中期分流,即根据研究生第一学期的学业成绩和科研表现,将其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四川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细则

具体考核内容主要分为三大模块: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在读一年的学科成绩(有无不及格),以及一年内所做出的科研成果。

对于“优秀”的研究生,可以参加硕博连读的评选项目;对于“不合格”的同学,则可能面临二次考核甚至是清退。而对于“合格”的同学来说,还要面对最后的“终极难题”毕业论文。

在这里,我们采访到一位四川大学研一的学长,分享了他的研究生学习生活:

“你的研究生学习生活是怎样的?”

“一个字,累!我的课程虽然很少,每周只有五六门课,加起来也许只相当于本科一天的课程量。但老师课后布置的任务也是加倍的, 一节课的课后阅读量几十页是常事,晚上留给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真的很少,经常赶ddl。和自己刚开始来之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本来以为自己可以比本科更轻松,玩的要好一点,然而并非如此。

刚开学不久,我就接到导师的任务, 要我在20天左右写完一篇论文。开学前我以为我可以享受一个研究生的国庆假期, 当看到导师给我发的30多篇文献,我的国庆出游计划直接就泡汤了。而且自己还不知道自己写的论文能不能发表,现在投一些好的学报也挺难的。每天下课后,完成课后任务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文献。每天和室友讨论的不再是国庆去哪里玩,吃什么,而是什么时候可以写完论文。

最难的是自己本科没有什么科研经历,现在做科研就是从零开始,简直备受折磨。所以自己的空闲时间几乎都花在科研上,朋友圈微博都没时间去看了。读研前朋友问我想不想读博,我说想。 但是现在,读博不是我想不想的问题,而是我能不能的问题,能熬过研究生生活还保住头发都不错了!”

很多研究生每天都在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进行“三点一线”的忙碌,面对赶不完的dll,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所以熬夜也已经变成家常便饭。

对于论文,改了一稿又一稿,投稿给期刊编辑也还没有收到回应,可能还没有发表出来,头发就已经掉了一地,是很多同学读研究生时的常态。

读研要有研究的能力

而不是只有背书做题的技能

很多人把研一当成了“大五”,按照老一套背书做题的方法去适应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最后发现很难做出满足毕业要求的科研成果。

当然,研究生被清退也存在很多客观上的原因,比如说某些学校师资力量差、学术资源匮乏,学生得不到导师专业的指导和培养等等。

更主要的原因则是现在大学对研究生的要求,和考研人对研究生的期待,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就在于,我们对于研究生学习生活的错误幻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论以后是进入职场还是继续读博,既然选择了硕士,就要提高自身的学术能力和专业水平来顺利的完成这个阶段的学习。

对于即将读研的人来说,提前接触学术研究,也可以使你的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更加顺利。

因为读研比考研更痛苦的原因就在于看不懂论文、不会写论文、发不了论文,这也是为什么墙外的人想进去,墙内的人想出来。

读研要有研究能力,而不只是背书做题的技能。

在考研复试环节中,导师和招生官虽然也会看你的初始成绩,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考察你的科研思维和学术能力,判断你是否适合未来专业的学习和研究。

通过重新审视自己读研的理由和动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为研究生的学习做好充足准备,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人,不仅能够顺利毕业,而且还能够成为各个行业领域的所需要的人才。

到那时,你还会担心自己的研究生学历贬值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你已经了解读研的意义,渴望通过提前接触科研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研究生学习,在这里,盐趣为考研的同学提供这样一个机会。

通过盐趣国内名校教授小班课的学习,你能够在顶尖名校教授或研究员的指导下学习和研究,最后收获:

一篇符合学术规范的研究报告
一封国内双一流院校导师签发的项目证明
一段完整的科研经历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盐趣学术顾问微信,咨询了解更多国内名校教授小班课,来为你的考研复试加上一道“双保险”,给梦校录取冲刺助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国内名校教授小班课>>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