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2月 11日 作者 gong2022 0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853经济学考研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



第一部分为历年真题及详解,湖南大学最近年份不对外提供专业课考研真题,本书收录了湖南大学“853经济学原理(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16~2018、2014年、2012年以及2008~2010年考研真题(其中,2014年、2016~2018年真题为回忆版),除了2014年真题外,其他真题都提供了真题详解。历年真题是很有价值的复习备考资料,通过研习考研真题,可以了解本考试科目的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点。

第二部分为模拟试题及详解。我们根据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精心编写了三套模拟试题,其试题数量、难易程度、出题风格等与最新考研真题保持一致,并且予以了详细作答,以方便考生检测学习效果,评估应试能力。

弘博学习网————各类考试资料全收录

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及详解

2008年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853经济学原理(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内在经济

答:内在经济是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从自身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例如,当厂商生产规模扩大时,可以实现有利于技术提高的精细分工;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效率;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以更有利的价格、渠道等采购原材料和推销产品等等。

规模经济分为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外在经济是整个行业规模和产量扩大而使得个别厂商平均成本下降或收益增加。外在经济和内在经济一样,都会改变厂商的成本,但是它们的前提条件、影响方式又是完全不同的。外在经济的前提条件是行业规模的扩大,而内在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厂商本身规模的扩大;外在经济是行业中其他方面便利因素为个别厂商提供了效益,内在经济则是厂商经营的个别企业内部因素的变化所致;因此,外在经济在成本上的体现是厂商整个平均成本曲线向下移,而内在经济在成本上的体现是市场上平均成本曲线随厂商规模扩大而向下倾斜。

2吉芬商品

答:19世纪,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发现一个现象,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导致土豆价格上升,但居民对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而这无法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故此现象称为“吉芬难题”,并将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的物品称为“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商品。作为低档商品,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商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答: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从理论上讲,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在于: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一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在这一点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越来

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了。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强调的是:在任何一种产品的短期生产中,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最终必然会呈现出递减的特征。

4摩擦性失业

答: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这种失业在性质上是过渡性或短期性的,它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

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劳动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人们从学校毕业或搬到新城市而要寻找工作,总是会有一些人的周转,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5资本边际效率

答:资本边际效率是指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的贴现率,它可被视为将一项投资按复利方法计算得的预期利润率,其公式为:

式中,R表示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Ri表示使用期内各年份的预期收益,J表示资本品在第n年年末时的处置残值,r表示资本边际效率。公式表明,资本边际效率与资本重置成本成反比,与资本预期收益成正比。凯恩斯认为,预期收益的减少与重置成本的上升都会使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6实际GDP

答:实际GDP指用以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产品产量变化,以相同的价格或不变金额来计算两个时期所生产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以2010年的价格作为基期来计算实际GDP,意味着在计算实际GDP时,用现期的产品产量乘以2010年的价格,便可得到以2010年价格出售的现期产出的价值。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解释市场经济下商品均衡价格的形成机制。

答:(1)均衡价格的定义

均衡价格是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的状态。

(2)均衡价格的形成机制

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会出现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一般说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种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实际的市场价格会自动地恢复到均衡价格水平。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面对这种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商品过剩或超额供给的市场状况,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为止。

相反地,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面对这种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商品短缺或超额需求的市场状况,一方面,迫使需求者提高价格来得到他所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使供给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价格的水平。由此可见,当实际价格偏离时,市场上总存在着变化的力量,最终达到市场的均衡或市场出清。

2解释斯威齐“弯折的需求曲线”是怎样形成的。

答:(1)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也被称为斯威齐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于1939年提出,被用来解释一些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是: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都不会跟着改变价格,因而提价的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减少是很多的;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会将价格下降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销售份额的减少,因而该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很有限的。

(2)折弯的需求曲线的形成过程如图1所示,图中dd曲线和DD曲线代表某寡头厂商需求曲线,dd需求曲线表示该寡头厂商变动价格而其他寡头厂商保持价格不变时该寡头厂商的需求状况,DD需求曲线表示行业内所有寡头厂商都以相同方式改变价格时该厂商的需求状况。假定开始时的市场价格为dd需求曲线和DD需求曲线的交点B所决定的P_那么,该垄断厂商由B点出发,提价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dd需求曲线上左上方的dB段,降价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DD需求曲线上右下方的BD段,于是,这两段共同构成的该寡头厂商的需求曲线为dBD。显然,这是一条弯折的需求曲线,折点是B点。由上分析,正是由于垄断厂商提价和降价所面临的需求状况的差异才会出现一条弯折的需求曲线。

图1 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

3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答:(1)对货币的需求,又称“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偏好”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货币的方式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2)人们的财富如果不以货币形式持有,而以其他形式持有,会给他们带来收益。凯恩斯认为,人们需要货币是出于三大动机:

①交易动机。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而对货币有需求。由于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不是同步的,因而个人和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货币资金来支付日常需要的开支。按凯恩斯的说法,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从而为应付日常开支所需的货币量就越大。

②谨慎动机或称预防性动机。谨慎动机或称预防性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货币的预防性动机产生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个人对货币的预防需求量主要决定于他对意外事件的看法,但从全社会来看,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上也和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数。因此,如果用L1表示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所产生的全部实际货币需求量,用y表示实际收入,则这种货币需求量和收入的关系可表示为:L1=L1(y)。

③投机动机。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人们一时不用的财富能用货币形式或有价证券形式来保存,有价证券价格的未来不确定性是对货币投机需求的必要前提,这一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化。利率越高,即有价证券价格越低,人们若认为这一价格已降低到正常水平以下,预计很快会回升,就会买进有价证券,于是,人们手中出于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就会减少。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取决于利率,如果用L2表示货币的投机需求,用r表示利率,则这一货币需求量和利率的关系可表示为:L2=L2(r)。

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为:L=L1+L2=L1(y)+L2(r)=ky-hr。式中,L为货币总需求,L1是指由交易动机和预防性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y是收入水平,L1是收入水平y的函数;L2是指基于投机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r是利率,L2是利率r的函数。

4简述货币政策的工具。

答: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有改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

(1)再贴现率政策。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这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工具。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货币供给量就会多倍减少;贴现率降低,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增加,进而引起货币供给量多倍增加。

(2)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这是目前中央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有价证券的市场是一个竞争性的市场,其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当中央银行要购买债券时,对债券的市场需求就增加,债券价格会上升,而债券价格的上升,就意味着利率下降。

(3)法定准备金率政策。银行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成为存款准备金。这种准备金在存款中起码应当占的比率是由政府规定的,这一比率成为法定准备金率。当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率时,实际上等于增加了银行准备金。从理论上说,变动法定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供给最简单的办法。如果法定准备金率变动频繁,会干扰商业银行和所有金融机构的正常信贷业务。

(4)还有一些其他工具,道义劝告就是其中之一。所谓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但由于道义劝告没有可靠的法律地位,因而并不是强有力的控制措施。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某消费者将所有收入用于消费X和Y,其效用函数为U=X1/3Y2/3。又假设该消费者的收入为300,Y的价格为8。

(1)求关于X的需求函数。

(2)求关于X的需求价格弹性。

解:(1)根据题意,设商品X的价格是PX,则预算方程为:PXX+8Y=300,则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为: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有:

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由上述三式解得:X=100/PX,此即为消费者对X的需求函数。

(2)由X=100/PX可得:

则关于X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2设一个两部门经济有下述关系式描述:消费函数C=70+0.7Y,投资函数为I=140-6r,货币需求函数为L=0.3Y-4r,设P为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为M=150。试求:

(1)总需求函数。

(2)若P=1,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若该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AS=130+150P,求均衡的收入和价格水平。

(3)若该经济的货币供给增加到280,求均衡的收入、利率和价格水平。

解:(1)由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Y=C+I可得:Y=70+0.7Y+140-6r。

化简可得IS曲线的方程为:Y=700-20r,或r=35-0.05Y。

由货币需求为L=0.3Y-4r,可知名义货币需求为L=(0.3Y-4r)P。

货币市场均衡时有:150=(0.3Y-4r)P。

化简可得LM曲线的方程为:r=0.075Y-37.5/P,或Y=500/P+(40/3)r。

将LM曲线的方程代入IS曲线的方程得:Y=700-20×(0.075Y-37.5/P)。

化简得总需求函数为:Y=300/P+280。

(2)当P=1时,国民收入为Y=580。利率为r=35-0.05Y=35-0.05×580=6。

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均衡AD=AS,即:280+300/P=130+150P,解得P=2(负值舍去)。

此时均衡收入为Y=300/P+280=430,故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时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为430和2。

(3)若该经济的货币供给增加到280,则此时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可得:0.3Y-4r=280/P。

从而新的LM曲线的方程为:r=0.075Y-70/P。

代入IS曲线的方程Y=700-20r可得新的总需求函数为:Y=280+560/P。

将新的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联立:

解得:P≈2.5,Y≈505。从而利率为:r=35-0.05Y=35-0.05×505=9.75。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中国当前实际,论述垄断条件下的经济效率及政府应该如何干预。

答:(1)中国垄断企业尽享国家方方面面的政策支持和厚待,却往往与民争利,一旦利润不够,往往并不是通过降低成本获取,而是任意提价,乱收费,加重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并且垄断国企往往用全民的资源,为自己谋取高福利,上缴国家的红利依然有限。也就是说,老百姓无法享受垄断企业所带来的高额利润。并且垄断企业阻挠了社会资本的进入,严重削弱了经济活力,造成低效率。中国的通信业就是典型例子。

(2)垄断与低效率

图2中,横轴表示厂商产量,纵轴表示价格,曲线D和MR分别表示厂商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再假定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且固定不变,由直线MC=AC表示。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厂商产量定在Q2,价格为P2,它高于边际成本,说明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这时消费者愿意为增加额外一单位所支付的数量(价格)超过生产该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边际成本)。显然,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应增加到Q1,价格应降到P1,这时P=MC。然而,垄断决定的产量和价格只能是Q2和P2。如果产量和价格是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量Q1和价格P1,消费者剩余是FP1H的面积,而当垄断者把价格提高到P2时,消费者剩余只有FP2G的面积,所减少的消费者剩余的一部分(图P1P2GI所表示的面积)转化为垄断者的利润,另一部分(GIH所表示的面积)就是由垄断所引起的社会福利的纯损失,它表示由于垄断造成的低效率带来的损失。

图2 垄断和低效率

综上可以看出,垄断条件下,经济效率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产量达不到帕累托最优水平。整个经济均衡于低效率之中。垄断企业能通过垄断获得超额利润,从而妨碍了效率的提高,妨碍了其扩大业务规模的积极性。另外通过行业垄断阻止社会资金进入该行业,极大挫伤了资本投资热情。

(3)政府干预垄断的公共政策

①政府可以采取反垄断政策。针对不同形式的垄断,政府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行业的重新组合和处罚等手段,一般根据反垄断法来执行。行业的重新组合的基本思路是把一个垄断的行业重新组合成包含许多厂商的行业。采取的手段可以是分解原有的厂商,或扫除进入垄断行业的障碍。制止垄断行为可以借助于行政命令、经济处罚或法律制裁等手段。

②行业的管制主要是对那些不适合过度竞争的垄断行业,如航空航天、供水等行业所采取的补救措施。政府往往在保留垄断的条件下,对垄断行业施行价格控制,或价格和产量的双重控制、税收或津贴以及国家直接经营等管治措施。由于政府经营的目的不在于最大利润,所以可以按照边际成本或者平均成本定价,以便部分地解决垄断所产生的产量低和价格高的低效率问题。

③管制自然垄断的做法还可以采用为垄断厂商规定一个接近于“竞争的”或“公正的”资本回报率,它相当于等量的资本在相似技术、相似风险条件下所能得到的平均市场报酬。由于资本回报率被控制在平均水平,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垄断厂商的价格和利润。

2论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决定及变动。

答:(1)在IS和LM曲线的交点上同时实现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然而,这一均衡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均衡。例如在图3中,和交点E所决定的均衡收入和利率是y_和r_,但如果充分就业的收入是y*,此时均衡收入低于充分就业收入。这时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均衡,此时国家可以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进行调节。增加政府增加支出或降低税收,IS曲线就会向右上方移动。当IS上移到IS时和LM线相交于E点,就会达到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同时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如果移动到LM时和IS曲线相交于E″也会达到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当然,国家也可以同时改变税收、政府支出和货币供给量来同时改变IS和LM的位置,使二者相交于y*垂直线上,以实现充分就业。

图3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及其变动

(2)IS和LM曲线移动时,不仅收入会变动,利率也会变动。当LM曲线不变而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时,则不仅收入提高,利率也上升。这是因为,IS曲线右移是总支出增加,进而使生产和收入增加,收入增加就会增加对货币的交易需求。由于货币供给不变,因此,人们只能出售有价证券来获取交易所需的货币,这会使证券价格下降,即利率上升。

(3)当IS曲线不变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时,则收入提高,利率下降。这是因为,LM曲线右移时,当产品供求情况不变,曲线的右移意味着货币市场上供过于求,这导致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使收入增加。

(4)IS和LM曲线同时移动时,收入和利率的变动情况则由IS和LM的移动幅度而定。如果,IS向右上方移动,LM同时向右下方移动,则可能出现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的情况。当然如果IS和LM曲线反方向移动,收入和利率的变动也必须根据两者的移动方向和幅度而定。

弘博学习网————各类考试资料全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