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2月 21日 作者 gong2022 0

2014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14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仰韶文化

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最初于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以后数十年间,中原地区所发现的类型相似的众多文化遗址皆以仰韶文化命名。它们的年代范围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之间,其农业、畜牧业、制陶业都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农业以种粟为主,畜牧业主要饲养猪、狗,制陶业则以表面有彩绘的彩陶最著名。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有陕西西安的半坡村遗址和临潼的姜寨遗址。

2.孟子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孟轲,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他继承孔子的学说而有所发展,其学说的核心是“仁”“义”。他主张行“仁政”,主张“保民”,反对诸侯混战,反对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对当时各国的政治和战争多所抨击。孟子的性善说是他的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孟子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主思想,这是奴隶社会崩溃、庶民地位提高的反映。他的主要学说多收在所著的《孟子》一书中。

3.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出现的社会经济得到显著发展的局面。汉文帝和景帝在位共四十余年,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扭转了汉初以来经济落后、政局不稳的局面,使社会经济由恢复而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安定,物资丰厚。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一个伟大时代,同时也是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养精蓄锐时期。

4.两税法

唐后期主要税制。安史之乱后,均田制彻底破坏,居民大量流移死亡,户籍紊乱,租庸调无法征收。德宗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主持改变旧税制度,废除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实施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分夏秋两次征收。主要内容为:①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保留丁额。②不分主、客,一律按当时居住地为准,加纳赋税。③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④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收,地税以大历十四年(779)的垦田数为准。⑤量出制入,全国无统一税率。自此,国家对百姓的征敛重点由税丁转向税产,这一变化影响国家的诸多经济政策,包括对土地兼并开始采取放任态度,重新丈量土地而轻视核查户口等等,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税收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赋役负担不均的不合理状况,对改善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广大贫苦农民生活有积极作用。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中叶的赋税制度基础。

5.韩愈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贞元进士,初任节度使幕僚,后官至监察御史。宪宗时,因阻谏宪宗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大力倡导儒学,以继承儒家道统自任,开宋明理学之先声;坚决反对佛道;反对藩镇割据。文学上,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华而不实的骈体文。为文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6.八旗制度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把牛录组织扩大化创立了八旗制度。以300人为一牛录,五个牛录为一甲喇,五个甲喇为一固山,设一个固山额真统辖。一个固山即一旗,共有八旗,每旗7500人,八旗各有其主,由努尔哈赤的亲近子侄担任。努尔哈赤是八旗旗主之上的最高君长,拥有全部军政大权,决定着对外征伐、对内统治的一切事务。八旗组织就是女真族最初的国家政权构成形式,既是政治组织,也是军事 组织。各部族人户都要被编进牛录,而且兵民不分,平时耕猎为民,战时披甲当兵。后来,八旗制度进一步发展。发展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共24旗。每旗设置都统,由中央都统衙门掌握,地方督抚无权征调。八旗军分为守卫京师的“禁卫兵”(京营兵)和驻防各地的“驻防兵”,人数大约各占一半。“禁卫兵”的主要任务是保卫皇帝和拱卫京师,“驻防兵”主要任务是防御镇压民间反抗。

7.反入城斗争

1842-1849年广州人民反对英国侵略者入城的斗争。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人强行要求进入广州城,并欺侮中国商民,群众奋起焚毁洋馆。钦差大臣耆英被迫通知英人暂缓入城。1846年,耆英派员与英人密订进城日期,数千群众闻讯闯入府衙,烧毁知府的官服。1849年,英人重提入城要求,广州十余万民众齐集珠江两岸示威,英人被迫放弃入城要求。

8.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清末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会衔向清廷上陈的三个奏折。1901年1月,清廷发布变法上谕,刘坤一、张之洞会衔连上三折,奏请变法。第一疏论育才兴学,以教育制度改革为主,主张设学堂、变科举、停武科、奖游学,第二疏论致治、致富、致强之道,所言以整顿变通中国之成法为主,共十二个方面;第三疏论采用西法。此三折成为清末实施新政的范本。

9.五大臣出洋考察

1905年清政府派遣亲贵重臣对欧美各国政治制度进行详细考察的事件。1905年12月,载泽、尚其亨、李盛铎、戴鸿慈、端方等五大臣奉旨分别前往欧美和日本考察政治。在五大臣出洋考察的同时,清廷又谕令设立考察政治馆,作为研究 宪政的机关,探讨中西政体的优劣,提供改革方案。1906年8月,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归国,密陈立宪有“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三大好处,主张诏定国是,仿行宪政。

10.减租减息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1939年开始在抗日根据地实行。规定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具体政策规定为:一方面地主要减租,债主要减息。地租一般实行“二五减租”,即从原租额中减去25%;利息减至社会借贷关系所允许的程度,一般实行“分半减息”,即年息为15%。另一方面又规定佃农要交租,借者要交息,保存地主、债主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权。减租减息减轻了农民受剥削的程度,有利于改善贫苦农民的生活,调动农民的抗日积极性。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11.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的由多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问题协调会议。会议经过协商,通过了关于和平建国纲领、国民大会问题、宪法草案问题、政府组织问题、军事问题等五项协议案。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心议题和斗争焦点是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随后国民党召开六届二中全会,撕毁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全部协议,政协亦被取缔,后中国共产党在北平成立新政协。

12.清明上河图

宋代名画。作者张择端。作于北宋晚期。描绘了当时汴京城(今河南开封市)清明时节人们前往汴河沿岸进行种种活动的热闹场面。画作从郊外一排驮运队在小道上向城市行进为开端,一直到城郊、街市。虹桥附近是全图最热闹的部分。图中所画各阶层人物、楼阁、街市、店铺、车船、树木、河流、桥梁,生动逼真。是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杰作,也是研究当时社会的珍贵资料。

13.墨子

战国时思想家。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通称墨子。对人民的疾苦有比较深切的了解。时值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各国的统治者竞相奢侈,他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当务之急,提出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兼爱、非攻等十大主张。他所创立的墨家学派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相匹敌。他的思想集中反映在墨家后学所著的《墨子》一书中。

14.训政纲领

训政纲领是中国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的政治纲领。1927年国民党政府取得北伐胜利,建都南京后,便宣扬并纂改已被孙中山先生否定的建国三个时期的学说,宣布由军政时期转入训政时期。1928年10月3日由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了《训政纲领》。共6条。规定由国民党全国代_奉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和复决四项政权;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代行政权;治权由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权组成,由国民党政府独揽执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

15.宗法制

西周以嫡庶来划分宗族系统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当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即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宗法制只适应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之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 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16.麦克马洪线

在1914年的3月24日,(英)印度殖民政府外务大臣享利·麦克马洪(英国政府代表)竟背着当时与会的中国政府代表,私自同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换文的方式炮制了所谓的"中印边界线",即"麦克马洪线",这条分界线与此前国际上习惯认定并在各种官方(包括英国)出版物和地图上一直沿用的分界线不同,它大大向西藏纵深推进,把原本在西藏境内资源最丰富的九万多平方公里划进了大英帝国的印度殖民地,将中国西藏地方历来有效行使统治权的地方向北压缩了一百多公里。正是由于这种将国家领土的私相授受,历届中国政府都不承认这条线的合法性。

二、简答题

1.如何看待雕版印刷术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略)

2.简述九一八事变后国联的活动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和蒋介石决定对日方针是不抵抗,而依靠国联的 力量抑制日本的侵略行动。1931年9月21日,中国代表施肇基正式向国联递交声明书,报告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中国未做任何抵抗的事实,请求国联立即召集理事会,阻止此种形势的扩大及恢复事变前原状。11月21日,国联通过了组织调查团的决议。

1932年1月5由李顿为团长的国联调查团正式成立。该团于3月至6月在中国活动数月后,到10月公布了《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报告书承认“东三省为中国之一 部”等若干基本事实,对日本的侵略行径也做了一定程度的揭露,指出日军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军事行动“不能认为合法之自卫手段”,“满洲国”是日本制造的傀儡政权。 但报告书在许多方面为日本侵略者辩护,从而作出了许多有害于中国的结论。这个报告书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反对。1933年2月24日,国联大会通过报告书,基本上接受了李顿报告书的意见和建议,并申明对“满洲国”不给予事实上或法律上的承认。3月27日,日本政府发表通告,宣布退出国际联盟。

3.孔子的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后,孔子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圣人”。他的言行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编纂成《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最可靠的依据。

孔子很重视“礼”,以周礼为理想之制度,但同时也主张对礼制作适当的改良。他看到了夏商周三代的礼在继承中需要有所损益,在一些非根本性的改变上,采取“从众”的态度。在政治观点方面,孔子主张“节 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反对国君横征暴敛,反对用残忍的手段统治人民。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强调以道德为礼制的基础,以道德教化为治国基础。他重视道德感化作用和统治者个人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相对轻视法律及其强制作用。他力求将外在的强制的礼的规范建立在人们的道德自觉的基础上,这样就使礼制获得了新的意义。

孔子的道德思想就是仁学。仁的思想是其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孔子认为,仁的根本要求是“克己复礼'即要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规定,具体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孝悌。在当时的封建宗法制度下,国家的政治结构建立在宗法制度的基础上,天子与诸侯、诸侯与大夫的关系,即为父子、兄弟的关系。孝悌正是使之和谐而不受破坏的道德要求。人做到了孝悌,也就不会犯上作乱了,所以说孝悌是仁的根本。“克己复 礼”和孝悌,都反映了孔子当时想恢复西周礼制秩序的要求。孔子还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爱人思想和推己及人的原则是孔子伟大的贡献,也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则。这个思想的提出,给礼注入了新的精神。

孔子把仁和礼结合起来,运用到社会实际中。礼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而仁则是修己、爱人的内在自觉性。仁礼结合,礼具有了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便被建立在人们自觉的基础上,提高了人们克己复礼、执行礼的自觉性。以礼的准则行仁,以仁的自觉复礼,二者相得益彰。

在天道观方面,孔子是信神和畏天命的,表明他未能摆脱西周以来天命鬼神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对天命鬼神又持怀疑的态度,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问题放在优先的地位,树立起儒家重视人事的一贯传统。

孔子也非常重视教育。他开创了第一所私学,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由官学向私学的一个重大转折。战国时期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达,孔子起到开风气之先的作用。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他还培养教育了众多的弟子,现在据古代文献有姓名可考的70余人,其中不少都出仕为官,另一部分则从事教育,传播孔子思想,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形成了中国第一 个民间学派——儒家学派,一时成为显学。

孔子还是一个整理古籍的专家,他编《诗》、《书》,定《礼》、《乐》,作《春秋》,赞《周易》,后来这些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政治格局的变动

(一)国家机构的变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所面临的政治形势有了新的变化,为了应付这种局面,清政府先后设立了一些新的统治机构。

1、总理衙门

1861年清政府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全称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其职权总揽了外交及与外国发生干系的财政、军事、教育、矿务、交通等各个方面的大权。但无权指挥各省督抚,各省督抚也不对总理衙门直接负责。总理衙门存在了 40年,直到1901年,清政府根据《辛丑条约》的规定,将其改为外务部,但仍位列六部之首。该机构的出现,标志着清政府开始融入国际外交体系,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开端。

2、南、北洋通商大臣

南洋大臣由五口通商大臣改设而成,总管南洋各口通商事务,由两江大臣兼任。北洋大臣,1861年设立。初为三口通商大臣(牛庄、天津、登州),1870年,改称北洋大臣。管理直隶、山东、奉天三省的通商、交涉事务,由直隶总督兼任。二者与总署的关系:总署只是备顾问和代传达而已,不能直接指挥,在制度上没有隶属关系。

3、总税务司

1853年,英法美乘上海小刀会起义之机,夺取上海海关行政权。次年,三国领事与地方官吏吴健章订阅协定,由三国各派各派税务司一人,组织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是为外籍税务司制度的滥觞。1865年,总税务司在北京正式成立,设立正、副总税务司各一人,由洋人担任,管理全部海关税务,由赫德长期担任总税务司。总税务司的成立对于中国海关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却是一个国际官厅,西方列强往往利用它来干涉和影响中国内政、外交。

4、同文馆

成立于1862年,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培养官办近代学校,主要从事培养外语文字、科学技术人材。语言方面,英法俄德日五馆,科学技术方面,1866年起添设算学馆、化学馆、格致馆、医学馆。它近代中国培养了为一批翻译和外交人才,在中国教育近代化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二)辛酉政变

又称“北京政变”、“祺祥政变”。1861年(辛酉年)那拉氏为夺取清朝最高统治权而在北京发动的宫廷政变。1861年8月咸丰病死在热和行宫,皇子载淳即位,端华、肃顺等八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定明年改元为祺祥。那拉氏与恭亲王奕昕秘密策划废除大臣辅政。11月,奕昕控制北京的军队,乘皇室回京时机,将端华、载垣、肃顺杀死,拥护慈禧“垂帘听政”,废除祺祥年号,该称同治,史称辛酉政变。

政变的影响:解决了清王朝中央的权力斗争,对清王朝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力量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中央,慈禧太后获得实际最高的统治权;奕訢也取得诸多权力,在朝廷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为此后二者的矛盾冲突埋下了伏笔。地方上,慈禧不仅依重曾国藩,政变后不久即授权曾国藩节制四省军务,四省巡抚、提督以下文武官员均受其统辖。而且,在用人上听从曾的意见,于是大批湘淮军将领出任总督、巡抚,改变了总督和巡抚由旗人为主的局面,1864年以前攻陷天京以前,有21人任过总督、巡抚。这些出身湘淮军的督抚不仅掌握了地方用人和财政大政,而且掌握有军事大权。这就为外重内轻局面的形成起了催生作用。政变也是清政府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关系上的一个新的重大转折点,它改变了过去清政府和侵略者互相疑忌的状态。清政府开始借师助剿,太平天国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三)政变后对外政策

1、外交战略的改变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统治者已经体会到外国侵略者并不想将清政府一举推翻,而是要其维护和满足他们的侵华利益。奕訢的认识颇具代表性,他说:“自换约以后,该夷退回天津,纷纷南驶,而所请尚执条约为据。是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自图振兴,似与前代之事稍异。”这种观念变化表明,主持外交的奕訢等人认识到条约的重要性,从此承担起条约义务,进而主张利用国际法进行对外交涉;并主张:一方面在坚守条约的情况下维持和局,另一方面要“自图振兴”。也就是说外须和戎、内须变法。近代中国的妥协外交由此产生。

2、借师助剿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太平天国的镇压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清廷内部经历了一系列的权力斗争,慈禧排除异己,独揽大权。随着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深入,清政府的对外政策,由抵抗转变为争取外国人的支持,逐渐改变着自己的身份,变为帝国主义在华的代言人。由于双方都是处于保护自己的利益,所以最终勾结在了一起,而“借师助剿”就是二者的实际行动。

三、论述题

1.怎样看待君主专制政体并评价

君主专制制度是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形态最本质的反映。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在专制的国家里,政体的性质要求绝对服从;君主的意志一旦发出,便应确实发生效力,正像球戏中一个球向另一个球发出时就应该发生它的效力一样。”皇权(或称君权、王权)仅就词意而言,无非谓皇帝(或君主、国王)个人执掌的权力而已。但将其置于政治学范畴和中国封建社会具体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则包涵了多方面的意义。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萌芽于战国,确立和巩固于秦汉。这一体制由三项基本制度构成:即皇帝制度;等级官僚制度;地方郡县制度。其中皇帝制度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影响并制约着其他两项制度的发展变革。

研究中国政治史的人几乎一致认为,自秦、汉确立皇帝制度后,皇权遂不断加强,至明、清而跻于顶峰。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必须解答的概念问题——皇权强大的政治内涵是什么?即怎样从政治学角度去理解皇权的强大。以往一些研究著作在论及这一问题时,多以历朝政治制度的变革作为皇权强化的标志,认为君主通过改制达到了分权于下而集权于上的目的。这种说法固然不无道理,但却很难作为一种政治学的概念标准来判断皇权的强大与否。历代专制君主虽殚精竭虑企图集全部大权于一身,但做到一人真正“独治”全国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各个朝代的政治改革,或是将中枢权力从一个机构转移到另一个机构;或是将其分割,交由若干机构、若干人共同执掌;最高明的“创制”如明清统治者,是在皇帝和政府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权力中介机构,以确保皇权对中枢权力的控制。

2.20世纪初从政治、社会、文化看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辛亥革命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它的发生是政治、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它的发展和结局不可避免地要受当时各项社会条件的制约。

从政治方面看,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清政府统治的合法性也遭受质疑。清政府为了取得列强的支持和回应国内的立宪呼声,逐步推行各项新政。新政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但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制度,因而由此滋生的问题难以根除。直至“皇族内阁”的出台使立宪派大失所望,不少人转向了革命。

从文化方面看,自清末以来,朝廷逐步推行对科举制度的改革,将西方的一些知识引入中国社会。特别是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学制的实行推动传统的“士”阶层向近代知识分子转化。很多留学生在外接受了革命的思想,尤以章太炎、邹容等人为代表。他们著书立说,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促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从社会方面看,在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兴中会、光复会、科学补习所等革命团体问问成立,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壮大。孙中山创办同盟会,并将其宗旨概括为三民主义,这使得革命派暂时实现了大联合。此外,保路运动的发生以及武昌起义推动了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

但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列强拒绝承认临时政府,拒绝给予其任何形式的援助,并配合袁世凯不断向革命派施加压力,这就使得临时政府处于孤立状况,无法获得长期的发展。南京临时政府并未彻底变革封建土地制度,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求,这些都反映了革命派的软弱性和社会条件的制约。

3.介绍科举,并分析意义

(一)形成过程

(1)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于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考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史上的重大突破,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为后来历朝历代所继承。(2)唐朝时期,“科举制”得到继承和发展。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3)宋代科举制比唐代又有了进一步发展,也有自己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殿试成为定制和“糊名法”的实行,采取的名额也比唐朝大大增加了。(4)明清时期科举制产生了巨大变化,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文取士。“八股取士”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专制,这严重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5)清末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直到1905年,在中国古代选官史上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最终被废除。

(二)历史影响:

(1)科举制是以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相较于以前的推举选拔人才,更为公平、合理,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

(2)使得寒门子弟都有机会通过科举,进入上层社会,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同时打击了旧的门阀势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3)同时,为了参加科举,考生们需要阅读大量经、史、子、集书籍,提高了官员和知识分子的文化素养,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4)然而,科举制发展到明清时期,考试内容越来越死板,以程朱理学为主,士子所学不外乎程朱之学,三纲五常,加之以八股取士,严格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思想的发展,文化的进步,成为影响我国教育事业近现代化的一大障碍。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意义

(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1)提倡科学和民主。民主指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科学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民主和科学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中国要从专制和愚昧下求得解放,摆脱落后状态,赶上资本主义强国,“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2)批判儒学。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的斗争中,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揭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新文化战士当时对儒家学说的批判,主要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抨击,并没有对儒家思想做全面的评价。(3)文学革命。即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对文学改革从形式到内容提出了许多意见,主张以白话文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同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把反对文言文和封建文学同政治革命联系起来,竖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他提出的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成为文学革命的纲领。

(二)影响与评价。(1)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对于中国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的觉醒,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激励先进的人们继续探求救国的真理,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思想道路。(2)新文化运动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运动的参加者基本局限在知识分子的范围内,没有同广大劳动群众相结合;采用形式主义的态度分析问题,使他们不能正确处理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和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的关系,产生了对中国文化全盘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的两种错误倾向,这对当时的运动和后来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

2014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仰韶文化

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最初于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以后数十年间,中原地区所发现的类型相似的众多文化遗址皆以仰韶文化命名。它们的年代范围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之间,其农业、畜牧业、制陶业都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农业以种粟为主,畜牧业主要饲养猪、狗,制陶业则以表面有彩绘的彩陶最著名。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有陕西西安的半坡村遗址和临潼的姜寨遗址。

2.孟子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孟轲,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他继承孔子的学说而有所发展,其学说的核心是“仁”“义”。他主张行“仁政”,主张“保民”,反对诸侯混战,反对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对当时各国的政治和战争多所抨击。孟子的性善说是他的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孟子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主思想,这是奴隶社会崩溃、庶民地位提高的反映。他的主要学说多收在所著的《孟子》一书中。

3.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出现的社会经济得到显著发展的局面。汉文帝和景帝在位共四十余年,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扭转了汉初以来经济落后、政局不稳的局面,使社会经济由恢复而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安定,物资丰厚。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一个伟大时代,同时也是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养精蓄锐时期。

4.两税法

唐后期主要税制。安史之乱后,均田制彻底破坏,居民大量流移死亡,户籍紊乱,租庸调无法征收。德宗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主持改变旧税制度,废除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实施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分夏秋两次征收。主要内容为:①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保留丁额。②不分主、客,一律按当时居住地为准,加纳赋税。③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④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收,地税以大历十四年(779)的垦田数为准。⑤量出制入,全国无统一税率。自此,国家对百姓的征敛重点由税丁转向税产,这一变化影响国家的诸多经济政策,包括对土地兼并开始采取放任态度,重新丈量土地而轻视核查户口等等,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税收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赋役负担不均的不合理状况,对改善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广大贫苦农民生活有积极作用。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中叶的赋税制度基础。

5.韩愈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贞元进士,初任节度使幕僚,后官至监察御史。宪宗时,因阻谏宪宗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大力倡导儒学,以继承儒家道统自任,开宋明理学之先声;坚决反对佛道;反对藩镇割据。文学上,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华而不实的骈体文。为文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6.八旗制度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把牛录组织扩大化创立了八旗制度。以300人为一牛录,五个牛录为一甲喇,五个甲喇为一固山,设一个固山额真统辖。一个固山即一旗,共有八旗,每旗7500人,八旗各有其主,由努尔哈赤的亲近子侄担任。努尔哈赤是八旗旗主之上的最高君长,拥有全部军政大权,决定着对外征伐、对内统治的一切事务。八旗组织就是女真族最初的国家政权构成形式,既是政治组织,也是军事 组织。各部族人户都要被编进牛录,而且兵民不分,平时耕猎为民,战时披甲当兵。后来,八旗制度进一步发展。发展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共24旗。每旗设置都统,由中央都统衙门掌握,地方督抚无权征调。八旗军分为守卫京师的“禁卫兵”(京营兵)和驻防各地的“驻防兵”,人数大约各占一半。“禁卫兵”的主要任务是保卫皇帝和拱卫京师,“驻防兵”主要任务是防御镇压民间反抗。

7.反入城斗争

1842-1849年广州人民反对英国侵略者入城的斗争。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人强行要求进入广州城,并欺侮中国商民,群众奋起焚毁洋馆。钦差大臣耆英被迫通知英人暂缓入城。1846年,耆英派员与英人密订进城日期,数千群众闻讯闯入府衙,烧毁知府的官服。1849年,英人重提入城要求,广州十余万民众齐集珠江两岸示威,英人被迫放弃入城要求。

8.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清末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会衔向清廷上陈的三个奏折。1901年1月,清廷发布变法上谕,刘坤一、张之洞会衔连上三折,奏请变法。第一疏论育才兴学,以教育制度改革为主,主张设学堂、变科举、停武科、奖游学,第二疏论致治、致富、致强之道,所言以整顿变通中国之成法为主,共十二个方面;第三疏论采用西法。此三折成为清末实施新政的范本。

9.五大臣出洋考察

1905年清政府派遣亲贵重臣对欧美各国政治制度进行详细考察的事件。1905年12月,载泽、尚其亨、李盛铎、戴鸿慈、端方等五大臣奉旨分别前往欧美和日本考察政治。在五大臣出洋考察的同时,清廷又谕令设立考察政治馆,作为研究 宪政的机关,探讨中西政体的优劣,提供改革方案。1906年8月,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归国,密陈立宪有“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三大好处,主张诏定国是,仿行宪政。

10.减租减息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1939年开始在抗日根据地实行。规定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具体政策规定为:一方面地主要减租,债主要减息。地租一般实行“二五减租”,即从原租额中减去25%;利息减至社会借贷关系所允许的程度,一般实行“分半减息”,即年息为15%。另一方面又规定佃农要交租,借者要交息,保存地主、债主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权。减租减息减轻了农民受剥削的程度,有利于改善贫苦农民的生活,调动农民的抗日积极性。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11.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的由多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问题协调会议。会议经过协商,通过了关于和平建国纲领、国民大会问题、宪法草案问题、政府组织问题、军事问题等五项协议案。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心议题和斗争焦点是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随后国民党召开六届二中全会,撕毁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全部协议,政协亦被取缔,后中国共产党在北平成立新政协。

12.清明上河图

宋代名画。作者张择端。作于北宋晚期。描绘了当时汴京城(今河南开封市)清明时节人们前往汴河沿岸进行种种活动的热闹场面。画作从郊外一排驮运队在小道上向城市行进为开端,一直到城郊、街市。虹桥附近是全图最热闹的部分。图中所画各阶层人物、楼阁、街市、店铺、车船、树木、河流、桥梁,生动逼真。是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杰作,也是研究当时社会的珍贵资料。

13.墨子

战国时思想家。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通称墨子。对人民的疾苦有比较深切的了解。时值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各国的统治者竞相奢侈,他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当务之急,提出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兼爱、非攻等十大主张。他所创立的墨家学派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相匹敌。他的思想集中反映在墨家后学所著的《墨子》一书中。

14.训政纲领

训政纲领是中国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的政治纲领。1927年国民党政府取得北伐胜利,建都南京后,便宣扬并纂改已被孙中山先生否定的建国三个时期的学说,宣布由军政时期转入训政时期。1928年10月3日由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了《训政纲领》。共6条。规定由国民党全国代_奉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和复决四项政权;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代行政权;治权由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权组成,由国民党政府独揽执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

15.宗法制

西周以嫡庶来划分宗族系统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当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即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宗法制只适应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之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 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16.麦克马洪线

在1914年的3月24日,(英)印度殖民政府外务大臣享利·麦克马洪(英国政府代表)竟背着当时与会的中国政府代表,私自同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换文的方式炮制了所谓的"中印边界线",即"麦克马洪线",这条分界线与此前国际上习惯认定并在各种官方(包括英国)出版物和地图上一直沿用的分界线不同,它大大向西藏纵深推进,把原本在西藏境内资源最丰富的九万多平方公里划进了大英帝国的印度殖民地,将中国西藏

地方历来有效行使统治权的地方向北压缩了一百多公里。正是由于这种将国家领土的私相授受,历届中国政府都不承认这条线的合法性。

二、简答题

1.如何看待雕版印刷术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略)

2.简述九一八事变后国联的活动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和蒋介石决定对日方针是不抵抗,而依靠国联的 力量抑制日本的侵略行动。1931年9月21日,中国代表施肇基正式向国联递交声明书,报告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中国未做任何抵抗的事实,请求国联立即召集理事会,阻止此种形势的扩大及恢复事变前原状。11月21日,国联通过了组织调查团的决议。

1932年1月5由李顿为团长的国联调查团正式成立。该团于3月至6月在中国活动数月后,到10月公布了《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报告书承认“东三省为中国之一 部”等若干基本事实,对日本的侵略行径也做了一定程度的揭露,指出日军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军事行动“不能认为合法之自卫手段”,“满洲国”是日本制造的傀儡政权。 但报告书在许多方面为日本侵略者辩护,从而作出了许多有害于中国的结论。

这个报告书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反对。1933年2月24日,国联大会通过报告书,基本上接受了李顿报告书的意见和建议,并申明对“满洲国”不给予事实上或法律上的承认。3月27日,日本政府发表通告,宣布退出国际联盟。

3.孔子的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后,孔子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圣人”。他的言行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编纂成《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最可靠的依据。

孔子很重视“礼”,以周礼为理想之制度,但同时也主张对礼制作适当的改良。他看到了夏商周三代的礼在继承中需要有所损益,在一些非根本性的改变上,采取“从众”的态度。在政治观点方面,孔子主张“节 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反对国君横征暴敛,反对用残忍的手段统治人民。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强调以道德为礼制的基础,以道德教化为治国基础。他重视道德感化作用和统治者个人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相对轻视法律及其强制作用。他力求将外在的强制的礼的规范建立在人们的道德自觉的基础上,这样就使礼制获得了新的意义。

孔子的道德思想就是仁学。仁的思想是其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孔子认为,仁的根本要求是“克己复礼'即要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规定,具体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孝悌。在当时的封建宗法制度下,国家的政治结构建立在宗法制度的基础上,天子与诸侯、诸侯与大夫的关系,即为父子、兄弟的关系。孝悌正是使之和谐而不受破坏的道德要求。人做到了孝悌,也就不会犯上作乱了,所以说孝悌是仁的根本。“克己复 礼”和孝悌,都反映了孔子当时想恢复西周礼制秩序的要求。孔子还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爱人思想和推己及人的原则是孔子伟大的贡献,也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则。这个思想的提出,给礼注入了新的精神。

孔子把仁和礼结合起来,运用到社会实际中。礼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而仁则是修己、爱人的内在自觉性。仁礼结合,礼具有了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便被建立在人们自觉的基础上,提高了人们克己复礼、执行礼的自觉性。以礼的准则行仁,以仁的自觉复礼,二者相得益彰。

在天道观方面,孔子是信神和畏天命的,表明他未能摆脱西周以来天命鬼神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对天命鬼神又持怀疑的态度,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问题放在优先的地位,树立起儒家重视人事的一贯传统。

孔子也非常重视教育。他开创了第一所私学,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由官学向私学的一个重大转折。战国时期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达,孔子起到开风气之先的作用。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他还培养教育了众多的弟子,现在据古代文献有姓名可考的70余人,其中不少都出仕为官,另一部分则从事教育,传播孔子思想,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形成了中国第一 个民间学派——儒家学派,一时成为显学。

孔子还是一个整理古籍的专家,他编《诗》、《书》,定《礼》、《乐》,作《春秋》,赞《周易》,后来这些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政治格局的变动

(一)国家机构的变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所面临的政治形势有了新的变化,为了应付这种局面,清政府先后设立了一些新的统治机构。

1、总理衙门

1861年清政府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全称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其职权总揽了外交及与外国发生干系的财政、军事、教育、矿务、交通等各个方面的大权。但无权指挥各省督抚,各省督抚也不对总理衙门直接负责。总理衙门存在了 40年,直到1901年,清政府根据《辛丑条约》的规定,将其改为外务部,但仍位列六部之首。该机构的出现,标志着清政府开始融入国际外交体系,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开端。

2、南、北洋通商大臣

南洋大臣由五口通商大臣改设而成,总管南洋各口通商事务,由两江大臣兼任。北洋大臣,1861年设立。初为三口通商大臣(牛庄、天津、登州),1870年,改称北洋大臣。管理直隶、山东、奉天三省的通商、交涉事务,由直隶总督兼任。二者与总署的关系:总署只是备顾问和代传达而已,不能直接指挥,在制度上没有隶属关系。

3、总税务司

1853年,英法美乘上海小刀会起义之机,夺取上海海关行政权。次年,三国领事与地方官吏吴健章订阅协定,由三国各派各派税务司一人,组织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是为外籍税务司制度的滥觞。1865年,总税务司在北京正式成立,设立正、副总税务司各一人,由洋人担任,管理全部海关税务,由赫德长期担任总税务司。总税务司的成立对于中国海关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却是一个国际官厅,西方列强往往利用它来干涉和影响中国内政、外交。

4、同文馆

成立于1862年,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培养官办近代学校,主要从事培养外语文字、科学技术人材。语言方面,英法俄德日五馆,科学技术方面,1866年起添设算学馆、化学馆、格致馆、医学馆。它近代中国培养了为一批翻译和外交人才,在中国教育近代化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二)辛酉政变

又称“北京政变”、“祺祥政变”。1861年(辛酉年)那拉氏为夺取清朝最高统治权而在北京发动的宫廷政变。1861年8月咸丰病死在热和行宫,皇子载淳即位,端华、肃顺等八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定明年改元为祺祥。那拉氏与恭亲王奕昕秘密策划废除大臣辅政。11月,奕昕控制北京的军队,乘皇室回京时机,将端华、载垣、肃顺杀死,拥护慈禧“垂帘听政”,废除祺祥年号,该称同治,史称辛酉政变。

政变的影响:解决了清王朝中央的权力斗争,对清王朝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力量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中央,慈禧太后获得实际最高的统治权;奕訢也取得诸多权力,在朝廷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为此后二者的矛盾冲突埋下了伏笔。地方上,慈禧不仅依重曾国藩,政变后不久即授权曾国藩节制四省军务,四省巡抚、提督以下文武官员均受其统辖。而且,在用人上听从曾的意见,于是大批湘淮军将领出任总督、巡抚,改变了总督和巡抚由旗人为主的局面,1864年以前攻陷天京以前,有21人任过总督、巡抚。这些出身湘淮军的督抚不仅掌握了地方用人和财政大政,而且掌握有军事大权。这就为外重内轻局面的形成起了催生作用。政变也是清政府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关系上的一个新的重大转折点,它改变了过去清政府和侵略者互相疑忌的状态。清政府开始借师助剿,太平天国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三)政变后对外政策

1、外交战略的改变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统治者已经体会到外国侵略者并不想将清政府一举推翻,而是要其维护和满足他们的侵华利益。奕訢的认识颇具代表性,他说:“自换约以后,该夷退回天津,纷纷南驶,而所请尚执条约为据。是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自图振兴,似与前代之事稍异。”这种观念变化表明,主持外交的奕訢等人认识到条约的重要性,从此承担起条约义务,进而主张利用国际法进行对外交涉;并主张:一方面在坚守条约的情况下维持和局,另一方面要“自图振兴”。也就是说外须和戎、内须变法。近代中国的妥协外交由此产生。

2、借师助剿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太平天国的镇压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清廷内部经历了一系列的权力斗争,慈禧排除异己,独揽大权。随着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深入,清政府的对外政策,由抵抗转变为争取外国人的支持,逐渐改变着自己的身份,变为帝国主义在华的代言人。由于双方都是处于保护自己的利益,所以最终勾结在了一起,而“借师助剿”就是二者的实际行动。

三、论述题

1.怎样看待君主专制政体并评价

君主专制制度是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形态最本质的反映。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在专制的国家里,政体的性质要求绝对服从;君主的意志一旦发出,便应确实发生效力,正像球戏中一个球向另一个球发出时就应该发生它的效力一样。”皇权(或称君权、王权)仅就词意而言,无非谓皇帝(或君主、国王)个人执掌的权力而已。但将其置于政治学范畴和中国封建社会具体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则包涵了多方面的意义。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萌芽于战国,确立和巩固于秦汉。这一体制由三项基本制度构成:即皇帝制度;等级官僚制度;地方郡县制度。其中皇帝制度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影响并制约着其他两项制度的发展变革。

研究中国政治史的人几乎一致认为,自秦、汉确立皇帝制度后,皇权遂不断加强,至明、清而跻于顶峰。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必须解答的概念问题——皇权强大的政治内涵是什么?即怎样从政治学角度去理解皇权的强大。以往一些研究著作在论及这一问题时,多以历朝政治制度的变革作为皇权强化的标志,认为君主通过改制达到了分权于下而集权于上的目的。这种说法固然不无道理,但却很难作为一种政治学的概念标准来判断皇权的强大与否。历代专制君主虽殚精竭虑企图集全部大权于一身,但做到一人真正“独治”全国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各个朝代的政治改革,或是将中枢权力从一个机构转移到另一个机构;或是将其分割,交由若干机构、若干人共同执掌;最高明的“创制”如明清统治者,是在皇帝和政府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权力中介机构,以确保皇权对中枢权力的控制。

2.20世纪初从政治、社会、文化看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辛亥革命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它的发生是政治、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它的发展和结局不可避免地要受当时各项社会条件的制约。

从政治方面看,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清政府统治的合法性也遭受质疑。清政府为了取得列强的支持和回应国内的立宪呼声,逐步推行各项新政。新政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但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制度,因而由此滋生的问题难以根除。直至“皇族内阁”的出台使立宪派大失所望,不少人转向了革命。

从文化方面看,自清末以来,朝廷逐步推行对科举制度的改革,将西方的一些知识引入中国社会。特别是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学制的实行推动传统的“士”阶层向近代知识分子转化。很多留学生在外接受了革命的思想,尤以章太炎、邹容等人为代表。他们著书立说,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促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从社会方面看,在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兴中会、光复会、科学补习所等革命团体问问成立,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壮大。孙中山创办同盟会,并将其宗旨概括为三民主义,这使得革命派暂时实现了大联合。此外,保路运动的发生以及武昌起义推动了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

但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列强拒绝承认临时政府,拒绝给予其任何形式的援助,并配合袁世凯不断向革命派施加压力,这就使得临时政府处于孤立状况,无法获得长期的发展。南京临时政府并未彻底变革封建土地制度,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求,这些都反映了革命派的软弱性和社会条件的制约。

3.介绍科举,并分析意义

(一)形成过程

(1)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于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考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史上的重大突破,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为后来历朝历代所继承。(2)唐朝时期,“科举制”得到继承和发展。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3)宋代科举制比唐代又有了进一步发展,也有自己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殿试成为定制和“糊名法”的实行,采取的名额也比唐朝大大增加了。(4)明清时期科举制产生了巨大变化,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文取士。“八股取士”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专制,这严重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5)清末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直到1905年,在中国古代选官史上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最终被废除。

(二)历史影响:

(1)科举制是以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相较于以前的推举选拔人才,更为公平、合理,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

(2)使得寒门子弟都有机会通过科举,进入上层社会,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同时打击了旧的门阀势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3)同时,为了参加科举,考生们需要阅读大量经、史、子、集书籍,提高了官员和知识分子的文化素养,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4)然而,科举制发展到明清时期,考试内容越来越死板,以程朱理学为主,士子所学不外乎程朱之学,三纲五常,加之以八股取士,严格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思想的发展,文化的进步,成为影响我国教育事业近现代化的一大障碍。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意义

(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1)提倡科学和民主。民主指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科学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民主和科学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中国要从专制和愚昧下求得解放,摆脱落后状态,赶上资本主义强国,“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2)批判儒学。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的斗争中,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揭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新文化战士当时对儒家学说的批判,主要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抨击,并没有对儒家思想做全面的评价。(3)文学革命。即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对文学改革从形式到内容提出了许多意见,主张以白话文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同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把反对文言文和封建文学同政治革命联系起来,竖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他提出的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成为文学革命的纲领。

(二)影响与评价。(1)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对于中国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的觉醒,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激励先进的人们继续探求救国的真理,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思想道路。(2)新文化运动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运动的参加者基本局限在知识分子的范围内,没有同广大劳动群众相结合;采用形式主义的态度分析问题,使他们不能正确处理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和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的关系,产生了对中国文化全盘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的两种错误倾向,这对当时的运动和后来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